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符 汉语拼音fú 五笔编码 twf twfu !
时间: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符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7B26
【GBK编码】B7FB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31431432124
【汉语拼音】fú
【拼音编码】 fu2
【五笔编码】 twf twf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NDS
【注音符号】ㄈㄨˊ
【广东话】fu4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符 fú <释义1>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:虎~。~信。~节。 <释义2>代表事物的标记、记号:~号。音~。 <释义3>相合:~合。言行相~。 <释义4>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:~咒。护身~。 <释义5>古代称祥瑞的征兆:~瑞。~应(y宯g )(指天降“符瑞”,与人事相应)。 <释义6>姓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符1 [fú ㄈㄨˊ] [《廣韻》防無切,平虞,奉。] 1.古代凭证符券、符节、符传等信物的总称。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令富商蓄百符而一馬,無有者取於公家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:“符,券也。貸財於人,符券及百者,使之獻馬一匹,無有馬者,買之公家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 穰侯 使者,操王之重,决裂諸侯,剖符於天下,征敵伐國,莫敢不聽。” 鲍彪 注:“符,信也,謂軍符。 漢 制,以竹,長六寸,分而相合……《漢文紀》云:‘郡國守相爲銅虎符、竹使符。’《索隱》云:‘《漢舊儀》,銅虎符發兵,竹使符出入徵發。’”《韩非子·守道》:“爲符,非所以豫 尾生 也,所以使衆人不相謾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上德》:“ 陽城君 令守於國,毁璜爲符,約曰:‘符合聽之。’”《东观汉记·郭丹传》:“從 宛 人 陳洮 買符入 函谷關 。”2.票证;单据。 唐 皮日休 《新秋即事》诗之一:“酒坊吏到常先見,鶴料符來每探支。”《新唐书·宇文融传》:“ 玄宗 以 融 爲覆田勸農使,鉤檢帳符,得僞勳亡丁甚衆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七回:“ 伯爵 道:‘哥若肯下顧,二十兩銀子就勾了,我寫個符兒在此。’”3.盖有官府印信的下行公文的一种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符者,孚也。徵召防僞,事資中孚, 三代 玉瑞, 漢 世金竹,末代從省,易以書翰矣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铨曹》:“至於官員不充,省符追人赴京參選,遠州皆率衣糧以相資送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:“凡上之逮下,其制有六:一曰制……六曰符,省下於州,州下於縣,縣下於鄉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符》:“符者, 漢 時有印文書。”4.指拘票。 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初集·俞生》:“入室卧,見二役持符來,以鐵索鎖之行。”5.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。《北史·裴宣传》:“并符出兵之鄉,其家有死於戎役者,皆使招魂復魂,祔祭先靈,復其年租調。” 唐 韩愈 《张君墓志铭》:“度支符州,折民户租,歲徵緜六千屯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信州兴造记》:“公從賓佐,桉行隱度,符縣調富民水之所不至者夫錢户七百八十。”6.符合;相同。 汉 王粲 《公宴》诗:“克符 周公 業,奕世不可追。” 唐 韩愈 《祭裴太常文》:“朝廷之重,莫過乎禮……兄皆指陳根源,斟酌通變,莫不允符天旨,克協神休。”《醒世恒言·郑节使立功神臂弓》:“ 張員外 聽説,正符了夢中之言,打開包裹看時,却是一副盔甲在内,和這口劍。” 巴金 《家》二八:“这跟你平日的言行完全不符。”7.征兆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豈非道之符,而聖人所謂吉祥善事與?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是故明於性者,天地不能脅也;審於符者,怪物不能惑也。”《後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妖倖毁政之符,外姻亂邦之迹,前史載之詳矣。” 宋 叶適 《上宁宗皇帝札子》:“臣聞欲占國家盛衰之符,必以人材離合爲驗。”8.特指帝王受命的征兆。 汉 董仲舒 《贤良策一》:“臣聞天之所奉使之王者,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,此受命之符也。”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言 漢 土德時,其符黄龍當見。” 晋 桓温 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伏惟大 晉 ,應符御世。”9.应验;效验。 晋 向秀 《难〈养生论〉》:“肴糧入體,不逾旬而充,此自然之符,宜生之騐也。” 宋 曾巩 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》:“故功德之殊,垂光錫祚,舄奕繁衍,久而彌昌者,蓋天人之理,必至之符。”10.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。《後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 光武 先在 長安 時同舍生 彊華 自 關中 奉《赤伏符》,曰‘ 劉秀 發兵捕不道,四夷雲集龍鬭野,四七之際火爲主。’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两汉风俗》:“ 漢 自 孝武 表章‘六經’之後,師儒雖盛而大義未明,故 新莽 居攝,頌德獻符者徧於天下。”11.符书;符箓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 鄭君 言,符出於 老君 ,皆天文也。 老君 能通於神明,符皆神明所授。”《魏书·术艺传·王早》:“ 趙氏 求救於 早 , 早 爲占候,并授一符,曰……佩此符。” 唐 王建 《赠溪翁》诗:“看日和仙藥,書符救病人。” 罗石贤 《斑鸠子叫了》二:“如今一个师公一路符,一个时辰一本经。”12.法度;法则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君道》:“懸琴於城門,以爲寡人符;不補旒,以爲寡人戒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辨亡论上〉》:“戰守之道,抑有前符,險阻之利,俄然未改,而成敗貿理,古今詭趣,何哉?” 李善 注:“符,猶法也。”13.指效法。《文选·王融〈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〉》:“惟王建國,惟典命官,上協星象,下符川嶽。” 李善 注引《春秋汉含孳》:“故三公象五岳,九卿法河海。三公在天法三臺,九卿法北斗。”14.作物的横行。 宋 赵与时 《宾退录》卷三:“乃布種……七寸爲壟,五寸爲符,終畝爲符二十,爲壟千二百,壟從符横。”15.确实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蒜山被始兴王命作》诗:“高薄符好蒨,藻駕及時遊。” 黄节 补注引《说文》:“符,信也。” 钱仲联 校:“ 宋 本‘符’下注,一作浮。”16.表面的,外露的。参见“ 符采 ”。17.符号。如:音符;休止符。18.通“ 孚 ”。参见“ 符甲 ”。19.通“ 苻 ”。草名。《管子·地员》:“其山之梟,多桔符榆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:“符當作苻。《釋草》:‘苻,鬼目。’ 郭 注:‘今 江 東有鬼目草,莖似葛,葉員而毛,子如耳璫也,赤色叢生。’”20.通“ 柎 ”。草木子房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其上多丹木,其葉如穀,其實大如瓜,赤符而黑理。” 毕沅 校正:“符,借爲柎也。”21.姓。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笥 汉语拼音sì 五笔编码 tng tngk 下一篇文章:笧 汉语拼音cè 五笔编码 tmmg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