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筩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69
【GBK编码】B963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3143145425112
【汉语拼音】tǒng
【拼音编码】 tong3
【五笔编码】 tce tce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XLD
【注音符号】ㄊㄨㄥˇ
【广东话】tung2 tu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筩 tǒng
<释义1>同“筒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筩1 [tǒnɡ ㄊㄨㄥˇ]
[《廣韻》徒紅切,平東,定。]
1.管;竹筒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御觴不能飲者,以筩灌其口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 黄帝 使 泠綸 ,自 大夏 之西, 昆侖 之陰,取竹之 解谷 生……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。”2.筒状物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《三輔決録》云:‘ 前隊 大夫 范仲公 ,鹽豉蒜果共一筩。’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真君飛昇之後,里人與其族孫 許簡 ,就其地立祠,以所遺詩一百二十首,寫於竹簡之上,載之巨筩。” 清 吴锡麟 《南越调金经·句留处观荷》曲:“夕陽沉半林,持筩飲,十分涼到心。”3.指筒状。 元 徐再思 《蟾宫曲·西湖夏宴》曲:“捲荷筩翠袖生香,忙處投閑,静處尋涼。” 清 朱彝尊 《山坡羊·饮池上》套曲:“渚煙冷,露華凝,香筩笑卷青荷柄。”4.指仅有小口供存贮之器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教吏爲缿筩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缿若今盛錢藏瓶,爲小孔,可入而不可出,或缿或筩,皆爲此制,而用受書,令投于其中也。”
筩2 [yǒnɡ ㄩㄥˇ]
[《集韻》尹竦切,上腫,以。]
盛箭之具。 汉 刘向 《新序·义勇》:“﹝ 芊尹文 ﹞抽弓於韔,援矢於筩,引而未發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“奉壺飲冰” 晋 杜预 注:“冰,箭筩蓋,可以取飲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