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筮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6E
【GBK编码】F3DF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3143141234341
【汉语拼音】shì
【拼音编码】 shi4
【五笔编码】 taw taw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BOO
【注音符号】ㄕˋ
【广东话】sa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筮 shì
<释义1>古代用蓍草占卦:“龟为卜,策为~”。~仕(古人将出外做官,先占卦问吉凶。后称初次做官为“筮仕”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筮1 [shì ㄕˋ]
[《廣韻》時制切,去祭,禪。]
1.用蓍草占卜休咎或卜问疑难的事;占卦。《易·蒙》:“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” 王弼 注:“筮者,决疑之物也。”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爾卜爾筮,體無咎言。”《礼记·杂记上》:“如筮,則史練冠長衣以筮,占者朝服。”《管子·心术下》:“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?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平生所聞 劉季 諸珍怪,當貴,且卜筮之,莫如 劉季 最吉。”《南史·刘休传》:“後宫孕者,帝使筮其男女,無不如占。”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记筮卦》:“戊寅十月五日,以久不得 子由 書,憂不去心,以《周易》筮之。”2.通“ 逝 ”。 马王堆 汉 墓帛书乙本《老子·道经》:“大曰筮,筮曰遠,遠曰反。”按,今本《老子》作“逝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