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筵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75
【GBK编码】F3DB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14314321554
【汉语拼音】yán
【拼音编码】 yan2
【五笔编码】 tthp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YMI
【注音符号】ㄧㄢˊ
【广东话】ji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筵 yán
<释义1>竹席:~席。
<释义2>酒席:喜~。寿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筵1 [yán ㄧㄢˊ]
[《廣韻》以然切,平仙,以。]
1.以竹篾、枝条和蒲苇等编织成的席子。古代用来铺地作坐垫。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或肆之筵,或授之几。”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司宫具几與蒲筵常,緇布純加萑席尋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斗鸡》诗:“長筵坐戲客,鬭雞觀閒房。” 晋 潘岳 《杨仲武诔》:“德宫之艱,同次外寢,唯我與爾,對筵接枕。”2.铺设坐席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主人之贊者,筵於東序,少北西面。” 郑玄 注:“筵,布席也。”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主人筵於户西,西上右几。” 郑玄 注:“筵,爲神布席也。”3.席位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將冠者,即筵坐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皇太子释奠会作诗》:“正殿虚筵,司分簡日。”4.宴席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始出尚书省》诗:“既通金閨籍,復酌瓊筵醴。” 唐 韩愈 《李君墓志铭》:“一筵之饌,禁忌十常不食二三。” 清 沈曰霖 《晋人麈·捏骨相》:“人或問 文通 曰:‘ 朱氏 之筵,其豐何若?’”5.《说文·竹部》“筵”引《周礼》:“度堂以筵,筵一丈。”后因以建筑物长度一丈为筵。 宋 沈辽 《浮碧轩记》:“乃築次於其東,中間五筵爲宴坐之所。” 元 揭傒斯 《广州增城县学记》:“始是年冬,訖明年秋,凡爲殿六楹,崇四尋有三寸,廣六筵有五尺,深如廣而去其筵有八尺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