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A0
【GBK编码】B98A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31431431212211
【汉语拼音】chuí
【拼音编码】 chui2
【五笔编码】 stg ttg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MEB
【注音符号】ㄔㄨㄟˊ
【广东话】ceoi4 seoi4 zeo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箠 chuí
<释义1>同“棰”③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箠1 [chuí ㄔㄨㄟˊ]
[《廣韻》之累切,上紙,章。]
1.鞭子;棍杖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弱子下瓦,慈母操箠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百羊而羣,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隨之,欲東而東,欲西而西。” 唐 孙棨 《北里志·楚儿》:“ 鍛 ( 郭鍛 )知之,因曳至中衢,擊以馬箠,其聲甚寃楚,觀者如堵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郑叔熊归闽》诗:“當時一尺箠,跨馬河南北。”2.鞭打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小箠則待,大杖則逃;索而使之,未嘗在側,索而殺之,未嘗可得。”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刘惟清》:“ 惟清 有膂力,以所執鐵鞭連箠其背。” 清 徐士鸾 《宋艳·奇异》:“君纔出門,即遭箠,勢不復可生,自經死矣。”
箠2 [chuí ㄔㄨㄟˊ]
[《集韻》是爲切,平支,禪。]
竹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