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BE
【GBK编码】B99B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314314243251122
【汉语拼音】shuò,xiāo,qiào
【拼音编码】 shuo4 xiao1 qiao4
【五笔编码】 tie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KQK
【注音符号】ㄕㄨㄛˋ,ㄒㄧㄠˉ,ㄑㄧㄠˋ
【广东话】siu6 sok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箾 shuò
<释义1>古代跳舞人手中拿的竿状舞具。
<释义2>以竿击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箾 xiāo
<释义1>古同“箫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箾 qiào
<释义1>古同“鞘”,装刀剑的套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箾1 [shuò ㄕㄨㄛˋ]
[《廣韻》所角切,入覺,生。]
古代舞者所执之竿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見舞《象箾》、《南籥》者,曰:‘美哉!猶有憾。’” 杜预 注:“象箾,舞所執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箾音朔。”
箾2 [xiāo ㄒㄧㄠ]
[《廣韻》蘇彫切,平蕭,心。]
1.舞曲名。《文选·马融〈长笛赋〉》:“上擬法於《韶箾》、《南籥》。” 李善 注:“箾音簫。”2.用同“ 鞘 ”。刀箭套子。 唐 李贺 《公莫舞歌》:“腰下三看寶玦光, 項莊 掉箾攔前起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永夜》诗:“永夜刀鳴動箾中,起看征雁各西東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