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篸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F8
【GBK编码】BA64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31431454545434333
【汉语拼音】cēn,zān,cǎn
【拼音编码】 cen1 zan1 can3
【五笔编码】 tcce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ZOP
【注音符号】ㄘㄣˉ,ㄗㄢˉ,ㄘㄢˇ
【广东话】caam2 cam1 zaam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篸 cēn
<释义1>〔~差〕古同“参差”,长短或粗细不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篸 zān
<释义1>缝衣针。
<释义2>古通“簪”。
<释义3>缀,插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篸 cǎn
<释义1>方言,一种簸箕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篸1 [cēn ㄘㄣ]
[《集韻》初簪切,平侵,初。]
见“ 篸篸 ”。
篸2 [zān ㄗㄢ]
[《廣韻》作含切,平覃,精。]
[《廣韻》作紺切,去勘,精。]
1.用同“ 簪 ”。簪子。 南朝 梁 沈约 《江南曲》:“羅衣織成帶,墮馬碧玉篸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桂州严大夫》诗:“江作青羅帶,山爲白玉篸。”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骈俪二》引 宋 范去非 《贺李提举与再任广西》:“羅帶碧篸,喜見馬諳于舊路。”2.用同“ 簪 ”。插戴。 唐 白居易 《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》诗:“銀篦穩篸烏羅帽,花襜宜乘叱潑駒。” 前蜀 顾夐 《酒泉子》词之五:“雲鬟半墜嬾重篸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夔州竹枝歌》之五:“白頭老媪篸紅花,黑頭女娘三髻丫。”
篸3 [cǎn ㄘㄢˇ]
方言。一种竹制盛器。 欧阳山 《柳暗花明》一○二:“他撕完了信,又把那些碎片扔进垃圾篸里,没有再说什么。” 叶曙明 《卖假药的老头》:“我常常看见他独自一人蹲在门口,非常细心地把烤干的茶叶渣扫进一个小篸里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