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篻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FB
【GBK编码】BA67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31431412522111234
【汉语拼音】piǎo,biāo
【拼音编码】 piao3 biao1
【五笔编码】 tsf tsf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FBK
【注音符号】ㄆㄧㄠˇ,ㄅㄧㄠˉ
【广东话】piu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篻 piǎo
<释义1>一种竹子,竹杆坚硬厚实,可做矛。亦称“筋竹”。
<释义2>竹笋。
<释义3>竹门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篻 biāo
<释义1>竹子生长的样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篻1 [piǎo ㄆㄧㄠˇ]
[《廣韻》敷沼切,上小,滂。]
[《廣韻》彌遥切,平宵,明。]
竹名。即筋竹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柚梧有篁,篻簩有叢。” 刘逵 注引《异物志》:“篻竹大如戟槿,實中勁强, 交趾 人鋭之爲矛,甚利。” 晋 戴凯之 《竹谱》:“筋竹爲矛,稱利海表。槿仍其幹,刃即其杪。生於 日南 ,别名爲篻。”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和竹斋》:“百拱横笻節,千櫨跨篻竿。” 唐 元结 《演兴》诗之四:“則必蒙皮篻以爲矢,絃毋筱以爲弧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