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C33
【GBK编码】BA95
【笔画数】19
【笔顺】3143141225111234112
【汉语拼音】gǎn,gàn
【拼音编码】 gan3 gan4
【五笔编码】 tfj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EAE
【注音符号】ㄍㄢˇ,ㄍㄢˋ
【广东话】go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簳 gǎn
<释义1>箭杆。
<释义2>小竹,可做箭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簳 gàn
<释义1>箭羽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簳1 [ɡǎn ㄍㄢˇ]
[《廣韻》古旱切,上旱,見。]
“ 幹4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小竹。可作箭杆。 唐 韩愈 《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·竹溪》:“穿沙碧簳净,落水紫苞香。” 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金陵旧事上》:“《丹陽記》云:‘ 江寧縣 南三十里,有 慈母山 。積石臨 江 ,生簫管竹。自 伶倫 采竹 嶰谷 ,其後惟此簳見珍。’”2.箭杆。也指箭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﹝ 紀昌 ﹞乃以 燕 角之弧、朔蓬之簳射之,貫虱之心,而懸不絶。” 元 杨显之 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這雨呵,他似箭簳懸麻,粧助我十分苦。”《元朝秘史》卷一:“春閒一日,他母親 阿闌豁阿 ,煮着臘羊,將五個兒子唤來跟前,列坐着。每人與一隻箭簳,教折折。各人都折折了。再將五隻箭簳束在一處,教折折呵,五个輪着,都折不折。”3.用为量词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能武的穿楊百步,用不着時,幾簳箭,煮不熟飯鍋。”4.擀,用棍棒碾轧。《五灯会元·清凉益禅师法嗣·报慈文遂导师》:“問:‘如何是吹毛劍?’師曰:‘簳麵杖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