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粃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C83
【GBK编码】BB7A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312341535
【汉语拼音】bǐ
【拼音编码】 bi3
【五笔编码】 oxx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FRR
【注音符号】ㄅㄧˇ
【广东话】pe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粃 bǐ
<释义1>同“秕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粃1 [bǐ ㄅㄧˇ]
[《集韻》補履切,上旨,幫。]
同“ 秕1 ”。
1.粟之空瘪者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二舍共一井爨,灰、康、粃、杯、馬矢,皆謹收藏之。”《吕氏春秋·辩土》:“凡禾之患,不俱生而俱死,是以先生者美米,後生者爲粃。” 高诱 注:“粃,不成粟也。” 汉 刘向 《新序·刺奢》:“ 鄭穆公 有令,食鳧雁必以粃,無得以粟。”《清史稿·灾异志四》:“秋, 元氏 、 邢台 、 棗强 、 懷來 、 正定 、 無極 、 藁城 、 樂平 、 代州 旱,晚禾皆粃。”2.坏的,不良的。参见“ 粃政 ”。3.败坏。参见“ 粃斁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