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粉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C89
【GBK编码】B7DB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312343453
【汉语拼音】fěn
【拼音编码】 fen3
【五笔编码】 ow owv owv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FOY
【注音符号】ㄈㄣˇ
【广东话】fa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粉 fěn
<释义1>细末儿:~末。~剂。~尘。米~。花~。药~。漂白~。
<释义2>特指化装用的粉末:香~。~墨登场。~黛。扑~。~霜。
<释义3>用涂料抹刷:~刷。~饰。
<释义4>使破碎,成为粉末:~碎。~身碎骨。
<释义5>白色的或带粉末的:~墙。~蝶。~连纸。~笔。
<释义6>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:~丝。凉~。~皮。~芡(qi刵 )。米~肉。
<释义7>浅红色:~色。~花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粉1 [fěn ㄈㄣˇ]
[《廣韻》方吻切,上吻,非。]
1.米细末。亦指谷类、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。《周礼·天官·笾人》:“羞籩之實,糗餌,粉餈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粉,豆屑也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重阳》:“前一二日,各以粉麵蒸餻遺送,上插剪綵小旗。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,置於糕上,謂之‘獅蠻’。”2.泛指细末状物质。如药粉、皂粉、珍珠粉等。3.妆饰用的白色粉末,亦有染成红色者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著粉則太白,施朱則太赤。”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芬薰脂粉膏澤筩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粉謂鉛粉及米粉,皆以傅面取光潔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四回:“ 平兒 倒在掌上看時,果見輕白紅香,四樣俱美,攤在面上也容易匀净,且能潤澤肌膚,不似别的粉青重澀滯。”4.涂饰用的白色或有色粉末。 唐 皎然 《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》诗:“已見縣名花,會逢闈是粉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那門欄窗槅,皆是細雕新鮮花樣,并無朱粉塗飾。”5.研成细末;粉碎。《周礼·天官·笾人》“糗餌,粉餈” 汉 郑玄 注:“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爲也。”《南史·梁纪下·敬帝》:“衣冠斃鋒鏑之下,老幼粉戎馬之足。” 唐 阎朝隐 《侍从途中口号应制》:“常願粉肌骨,特答造化功。”6.涂饰;粉饰。《孽海花》第二十回:“面不粉而白,唇不硃而紅。”7.引申为奖饰,称誉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仁者好偉,和者好粉,智者好彈,有慇懃之意者好麗,是以知 文王 之操也。”8.白色的;带白色的;粉红色的。 唐 无名氏 《隋炀帝海山记》上:“ 南留 進五色櫻桃:粉櫻桃、蠟櫻桃、紫櫻桃、朱櫻桃、大小木櫻桃。” 宋 孙光宪 《玉蝴蝶》词:“粉翅兩悠颺,翩翩過短墻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 晴雯 忙啟硯拿了出來,却是一張字帖兒,遞與 寳玉 看時,原來是一張粉箋子,上面寫着‘檻外人 妙玉 恭肅遥叩芳辰’。”9.谷类或豆类粉末制成的食品。多指粉条。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饮食果子》:“其餘小酒店,亦賣下酒,如煎魚、鴨子……血羹、粉羹之類。每分不過十五錢。” 杨羽仪 《沸腾的墟日》:“他们卖了自己的鲜货,心满意足地吃起鱼蛋粥和牛肉炒粉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