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粽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CBD
【GBK编码】F4D5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43123444511234
【汉语拼音】zòng
【拼音编码】 zong4
【五笔编码】 opf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FWB
【注音符号】ㄗㄨㄥˋ
【广东话】zung2 zung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粽 zòng
<释义1>〔~子〕用箬叶或苇叶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。亦称“角黎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粽1 [zònɡ ㄗㄨㄥˋ]
[《廣韻》作弄切,去送,精。]
亦作“ 糉1 ”。
粽子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续齐谐记》:“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羅 水, 楚 人哀之,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,投水以祭之。 漢 建武 中, 長沙 區曲 忽見一士人,自云 三閭大夫 ,謂 曲 曰:‘聞君當見祭,甚善。常年爲蛟龍所竊。今若有惠,當以楝葉塞其上,以綵絲纏之,此二物蛟龍所憚。’ 曲 依其言。今五月五日作粽,並帶楝葉、五花絲,遺風也。”《南史·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“ 禹 泣辜表仁,菲食旌約,服玩果粽,足以致誠。” 唐 姚合 《夏夜宿江驿》诗:“渚鬧漁歌響,風和角糉香。” 宋 陆游 《过邻家》诗:“端五數日間,更約同解糉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