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00
【GBK编码】BC6F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554444515
【汉语拼音】jì
【拼音编码】 ji4
【五笔编码】 xn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YY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ˋ
【广东话】gei2 ge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紀 jì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紀1 [jì ㄐㄧˋ]
[《廣韻》居理切,上止,見。]
“ 纪1 ”的繁体字。
1.丝缕的头绪。《墨子·尚同上》:“古者聖王爲五刑,請以治其民,譬若絲縷之有紀,罔罟之有綱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权谋》:“ 袁氏 之婦,絡而失其紀。”2.引申为事物的端绪。《韩非子·主道》:“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,治紀以知善敗之端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杂言》:“賢人君子者,通乎盛衰之時,明乎成敗之端,察乎治亂之紀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内篇》二四:“是故物必有始而事必有紀。”3.别理散丝的头绪。引申为治理,综理。《诗·大雅·棫樸》:“勉勉我王,綱紀四方。” 郑玄 笺:“以罔罟喻爲政,張之爲綱,理之爲紀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 稷 則徧誡百姓,紀農協功。” 韦昭 注:“紀,謂綜理也。” 晋 陶潜 《移居》诗:“衣食當須紀,力耕不吾欺。” 唐 韩愈 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既往葬 子厚 ,又將經紀其家,庶幾有始終者。”4.纲领;法度。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今失厥道,亂其紀綱,乃厎滅亡。” 孔 传:“言失 堯 之道,亂其法制,自致滅亡。”《晏子春秋·谏下十二》:“夫禮者民之紀,紀亂則民失。亂紀失民,危道也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上失其國,國喪其紀。”5.指能起纲纪作用的人。《南史·刘显传》:“善人國之紀也,而出之,無乃不可乎。” 宋 司马光 《祭范尚书文》:“天生俊賢,爲國之紀。”6.法则;准则。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故必知不言無爲之事,然後知道之紀。”《老子》:“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”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綜其終始,稽其成敗興壞之紀,上計 軒轅 ,下至于兹。” 明 张居正 《重刊〈西汉书〉序》:“其爲文多不馴雅,不如 固 之簡嚴明切,叙次有紀。”7.纪律。《後汉书·邓禹传》:“聞 禹 乘勝獨尅而師行有紀,皆望風相攜負以迎軍。”8.终极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若國亡不過十年,數之紀也。夫天之所棄,不過其紀。” 韦昭 注:“數起於一,終於十,十則更,故曰紀也。”参见“ 紀極 ”。9.仆人。《续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尊紀且在禪堂中暫坐,止可大人一人同我至方丈見我尊師。”参见“ 紀綱 ”。10.岁、月、日、星辰、历数,皆称“紀”。《书·洪範》:“五紀:一曰歲,二曰月,三曰日,四曰星辰,五曰厤數。”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 司馬季主 復理前語,分别天地之終始,日月星辰之紀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》:“ 箕子 言大法九章,而五紀明曆法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歲月日星辰,是謂五紀也。”11.日月相会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是月也,日窮于次,月窮于紀。” 郑玄 注:“紀,會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季冬》:“月窮于紀。” 高诱 注:“月遇日相合爲紀。月終紀,光盡而復生曰朔,故曰月窮于紀……一説:紀,道也。月窮于故宿,故曰窮于紀。”按,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 高诱 注用后一说。12.年岁。《後汉书·郅恽传》:“顯表紀世,圖録豫設。” 李贤 注:“紀,年也。言天豫設圖録之書,顯明帝王之年代也。” 宋 刘昌诗 《芦浦笔记·瘗鹤铭并序》:“鶴壽不知其紀也。壬辰歲得於 華亭 ,甲午歲化於朱方。”13.通“ 記 ”。记载;记录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文、物以紀之,聲、明以發之。”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吾聞 晉 之始封也,歲在大火, 閼伯 之星也,實紀 商 人。” 唐 韩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富貴無能,磨滅誰紀?”14.通“ 杞 ”。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:“ 終南 何有?有紀有堂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上》:“紀,讀爲杞。堂讀爲棠。條、梅、杞、棠,皆木名也。紀、堂,假借字耳。考《白帖》 終南山 類引《詩》正作‘有杞有棠’。”一说,紀,通“ 基 ”。 毛 传:“紀,基也。堂,畢道平如堂也。”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:“ 終南 何有?有紀有堂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上》:“紀,讀爲杞。堂讀爲棠。條、梅、杞、棠,皆木名也。紀、堂,假借字耳。考《白帖》 終南山 類引《詩》正作‘有杞有棠’。”一说,紀,通“ 基 ”。 毛 传:“紀,基也。堂,畢道平如堂也。”15.纪年的单位,若干年数循环一次为一纪:十二年为一纪。《书·毕命》:“既歷三紀。” 孔 传:“十二年曰紀。”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蓄力一紀,可以遠矣。” 韦昭 注:“十二年歲星一周,爲一紀。” 唐 韩愈 《寄卢仝》诗:“先生結髮增俗徒,閉門不出動一紀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祭毕而饮有作》诗之二:“流離踰二紀,愴怳歷三都。”16.纪年的单位,若干年数循环一次为一纪:一千五百年为一纪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夫天運,三十歲一小變,百年中變,五百載大變;三大變一紀,三紀而大備。”17.纪年的单位,若干年数循环一次为一纪:一世。《文选·班固〈幽通赋〉》:“皇十紀而鴻漸兮,有羽儀於上京。”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:“紀,世也……言先人至 漢 十世始進仕。”18.古代历法名词。我国 汉 初所传的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章,章置七闰月;四章为蔀;二十蔀为纪;三纪为元。《後汉书·律历志下》:“月分成閏,閏七而盡,其歲十九,名之曰章。章首分盡,四之俱終,名之曰蔀。以一歲日乘之,爲蔀之日數也。以甲子命之,二十而復其初,是以二十蔀爲紀。紀歲青龍未終,三終歲後復青龍爲元。”19.地质学名词。次于“代”一级的地质年代单位。一个代包括几个纪,如古代包括寒武纪、奥陶纪、志留纪、泥盆纪、石炭纪、二叠纪。在纪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“系”,如寒武系、奥陶系等。20.我国史书的一种体裁。专记帝王的事迹及有关大事。 唐 刘知幾 《史通·本纪》:“蓋紀之爲體,猶《春秋》之經,繫日月以成歲時,書君上以顯國統。”《通志·总序》:“紀則以年包事,傳則以事繫人。”21.古国名。 西周 金文作“己”。 姜 姓, 春秋 时为 齐 所灭。故地在今 山东 寿光 东南。 战国 时为 齐 邑,改称 剧 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八月, 紀 人伐 夷 。” 杜预 注:“ 紀國 在 東莞 劇縣 。”
紀2 [jǐ ㄐㄧˇ]
[《廣韻》居理切,上止,見。]
“ 纪2 ”的繁体字。
姓。 汉 有 纪信 。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