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紖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16
【GBK编码】BC85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5544445152
【汉语拼音】zhèn
【拼音编码】 zhen4
【五笔编码】 xxh xxh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YI
【注音符号】ㄓㄣˋ
【广东话】can5 jan5 za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紖 zhèn
<释义1>见“纼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紖1 [zhèn ㄓㄣˋ]
[《廣韻》直引切,上軫,澄。]
亦作“ 絼1 ”。“ 纼1 ”的繁体字。
1.牛鼻绳。后亦泛指牵引牲口的绳索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牛則執紖,馬則執靮。”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及迎牲,君執紖。” 郑玄 注:“紖,所以牽牲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紖,牛鼻繩。”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有司嘗奏御牛青絲紖斷,詔以青麻代之。”2.引申为牵引柩车的绳索。 唐 柳宗元 《祭吕敬叔文》:“葬紖之行,獲出於此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祭李默庵先生文》:“山川伊阻,不能棄官赴公喪,執紖道軛,我懷之悲,惟公有靈鑒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