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紼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3C
【GBK编码】BD45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55444451532
【汉语拼音】fú
【拼音编码】 fu2
【五笔编码】 xxj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YND
【注音符号】ㄈㄨˊ
【广东话】fat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紼 fú
<释义1>见“绋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紼1 [fú ㄈㄨˊ]
[《廣韻》分勿切,入物,非。]
“ 绋1 ”的繁体字。
1.大绳。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:“汎汎楊舟,紼纚維之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纚、維皆繫也。言以大索纚其舟而繫之也。”2.通“ 綍 ”。指下葬时引柩入穴的绳索。后泛指牵引棺材的大绳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助葬必執紼。”《左传·昭公三十年》:“ 晉 之喪事,敝邑之間,先君有所助執紼矣。” 李大钊 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》:“ 涅克拉索夫 之影嚮於 俄國 社會,自其生前已極偉大,死之日,執紼從棺而吊者千萬人。”3.通“ 紱 ”。系官印的丝带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臨當封, 吉 疾病,上( 宣帝 )將使人加紼而封之,及其生存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紼,繫印之組也,音弗也。”4.通“ 芾 ”。蔽膝。缝于长衣之前,为古代礼服的一种服饰。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绋冕》:“紼者何謂也?紼者蔽也,行以蔽前者爾……天子朱紼,諸侯赤紼。《詩》云:‘朱紼斯皇,室家君王。’及云:‘赤紼金舄,會同有繹。’”按,今本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、《车攻》作“芾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