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絣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63
【GBK编码】BD6C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554444431132
【汉语拼音】bēng,bīng,pēng
【拼音编码】 beng1 bing1 peng1
【五笔编码】 xua xua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UE
【注音符号】ㄅㄥˉ,ㄅㄧㄥˉ,ㄆㄥˉ
【广东话】bang1 bing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絣 bēng
<释义1>绳子:“妻自组甲~。”
<释义2>继续:“将~万嗣。”
<释义3>编织。
<释义4>捆绑。
<释义5>绷;张。
<释义6>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絣 bīng
<释义1>错杂:“~之以象类,播之以人事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絣 pēng
<释义1>张弓。
<释义2>没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絣1 [bēnɡ ㄅㄥ]
[《廣韻》北萌切,平耕,幫。]
1.用雜色線所織的布。《說文·糸部》:“絣, 氐 人殊縷布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殊縷布者,蓋殊其縷色而相間織之。絣之言駢也。”一說爲無文綺的線織布,或似今之褡連布。见 王筠 《說文句讀·糸部》。2.编穿铠甲的绳子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今臣聞王居處不安,食飲不甘,思念報 齊 ,身自削甲扎,曰有大數矣,妻自組甲絣,曰有大數矣,有之乎?” 吴师道 补正:“此謂編組穿甲之繩也。”3.继续。《後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將絣萬嗣,煬洪暉,奮景炎,扇遺風,播芳烈。” 李贤 注引《广雅》:“絣,續也。”4.通“ 繃 ”。引绳使直。亦指把用以书画刺绣的绢帛拉紧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一四引 宋 景焕 《野人闲话·黄筌》:“ 筌 請( 鍾馗 像)歸私第,數日看之不足,别絣絹素,畫一 鍾馗 。”5.通“ 繃 ”。刺绣时用以绷紧布帛的工具,俗称绷子。 宋 周邦彦 《如梦令·思情》词:“塵滿一絣文繡,淚濕領巾紅皺。”6.通“ 繃 ”。束缚;捆绑。 唐 韩愈 孟郊 《城南联句》:“賽饌木盤簇,靸妖藤索絣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八:“説得來局蹙,不恁地寬舒,如將繩索絣在這裏一般。”《古今小说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“罪人入獄,教獄子絣在廊上,一面勘問。”
絣2 [bīnɡ ㄅㄧㄥ]
[《集韻》卑盈切,平清,幫。]
错杂;排列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絣之以象類,播之以人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晉灼 曰:‘絣,雜也。’絣,併也,音并。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器》:“今人謂壓金線作綉爲絣金,音如平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