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絭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6D
【GBK编码】BD76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31134554234
【汉语拼音】juàn
【拼音编码】 juan4
【五笔编码】 udx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BZ
【注音符号】ㄐㄩㄢˋ
【广东话】gyu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絭 juàn
<释义1>用来束腰或衣袖的绳子。
<释义2>束缚。
<释义3>弩弦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絭1 [juàn ㄐㄩㄢˋ]
[quàn ㄑㄩㄢˋ]
[《廣韻》居願切,去願,見。]
[《廣韻》居倦切,去線,見。]
[《廣韻》區倦切,去線,溪。]
[《廣韻》去願切,去願,溪。]
[《廣韻》居玉切,入燭,見。]
1.束袖的绳。《说文·糸部》:“絭,纕臂繩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臂袖易流,以繩約之,是繩謂之絭。絭有叚帣爲之者。”2.引申为束缚。3.通“ 弮 ”。弩弦;弓弩。《汉书·李陵传》“﹝ 李陵 ﹞因發連弩射單于”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:“三十絭共一臂也。”《文选·潘岳〈闲居赋〉》:“谿子巨黍,異絭同機。”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:“絭,弓也。”4.通“ 綣 ”。纠结;缠绵。《楚辞·王逸〈九思·疾世〉》:“心緊絭兮傷懷。”原注:“緊絭,糾繚也。望舊土而心感傷也。絭,一作韏,一作繾綣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纏綿也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後集:“明年二月,用 秦檜 參政……遂定都 臨安府 。一時士大夫甘心講和,酣絭於湖山歌舞之娱,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。”5.通“ 桊 ”。牛鼻中的环木。《土牛经·释笼头缰索》:“凡絭者乃牛鼻中環木也。亦名曰拘。牛拘者,常以桑柘木爲之。拘者是牛絭子……拘絭者牛鼻中木也。” 黄侃 《蕲春语》:“《説文·木部》:‘桊,牛鼻上環也’……今吾鄉猶有此語:以木作之,兩端略巨,防其捝,中閷之,繫繩焉,謂之牛絭;音如《廣韻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