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絯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6F
【GBK编码】BD77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554444415334
【汉语拼音】gāi,hài
【拼音编码】 gai1 hai4
【五笔编码】 xyn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SZO
【注音符号】ㄍㄞˉ,ㄏㄞˋ
【广东话】go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絯 gāi
<释义1>拘束;约束。
<释义2>挂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絯 hài
<释义1>大丝。
<释义2>古通“骇”,惊骇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絯1 [ɡāi ㄍㄞ]
[《廣韻》古哀切,平咍,見。]
拘束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方且爲緒使,方且爲物絯。” 郭象 注:“將遂使後世拘牽而制物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文章八》:“天且爲物絯,爲氣化,爲形驅,子焉能違世而與道俱。”
絯2 [hài ㄏㄞˋ]
[《廣韻》侯楷切,上駭,匣。]
通“ 駭1 ”。
惊骇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陰陽錯行,則天地大絯,於是乎有雷有霆,水中有火,乃焚大槐。” 成玄英 疏:“陰陽錯亂,不順五行,故雷霆擊怒,驚駭萬物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大絯,音駭,又音該,又胡待切。”一说,絯,通“ 閡 ”,隔阂。见 于省吾 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庄子二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