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73
【GBK编码】BD7B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554444354152
【汉语拼音】jiàng
【拼音编码】 jiang4
【五笔编码】 xta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RMB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ㄤˋ
【广东话】gong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絳 jiàng
<释义1>见“绛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絳1 [jiànɡ ㄐㄧㄤˋ]
[《廣韻》古巷切,去絳,見。]
“ 绛1 ”的繁体字。
1.深红色。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 田單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,爲絳繒衣,畫以五彩龍文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汳水》:“其後有人著大冠,絳單衣,杖竹立冢前,呼採薪孺子 伊永昌 曰:‘我, 王子喬 也,勿得取吾墳上樹也。’” 清 姚鼐 《登泰山记》:“迴視 日觀 以西峰,或得日或否,絳皜駁色,而皆若僂。” 鲁迅 《野草·腊叶》:“他也并非全树通红,最多的是浅绛,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,还带着几团浓绿。”2.染为绛色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交尸布野,流血絳路。”参见“ 絳天 ”。3.草名。可以染红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綸組紫絳,食葛香茅。” 刘逵 注:“絳,絳草也,出 臨賀郡 ,可以染。”4.古地名。 春秋 晋国 旧都。在今 山西省 翼城县 东南。 晋穆侯 自 曲沃 迁都于此, 孝公 时改名为 翼 。及 景公 迁 新田 ,称为 新绛 ,遂称此为 故绛 。5.古地名。 晋 都。今 山西省 侯马市 。 晋景公 迁都至 新田 ,改名 新绛 。后即称为 绛 。 汉 为 绛县 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