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綟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9F
【GBK编码】BE46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55444445131344
【汉语拼音】lì,liè
【拼音编码】 li4 lie4
【五笔编码】 xtn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WGS
【注音符号】ㄌㄧˋ,ㄌㄧㄝˋ
【广东话】lit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綟 lì
<释义1>苍绿色:金玺~绶。
<释义2>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
<释义3>量词,中国唐、宋代丝麻的计量单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綟 liè
<释义1>彩;绶。
<释义2>古书上说的一种麻。
<释义3>古同“捩”。扭;转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綟1 [lì ㄌㄧˋ]
[《廣韻》郎計切,去霽,來。]
1.用草染成的一种黑黄而近绿的颜色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谢东宫赉内人春衣启》:“階邊細草,猶推綟葉之光;户前桃樹,翻訝藍花之色。” 唐 元稹 《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四十韵》:“坐卧摩綿褥,捧擁綟絲鬟。”2.量词。《唐六典·户部·金部郎中员外郎》:“凡縑帛之類,必定其長短廣狹之制,端匹屯綟之差焉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十五年》:“丁酉,夏至,賜貴近絲,人一綟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杜佑 曰: 唐 令,緜六兩爲屯,絲五兩爲絇,麻三斤爲綟,。未知絲綟輕重何如。綟,郎計翻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