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綮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AE
【GBK编码】F4EC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45133134554234
【汉语拼音】qìng,qǐ
【拼音编码】 qing4 qi3
【五笔编码】 ynt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MMZ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ㄥˋ,ㄑㄧˇ
【广东话】hing3 kai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綮 qìng
<释义1>〔肯~〕见“
<释义2>筋骨结合处;比喻事物的关键。肯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綮 qǐ
<释义1>古同“??”,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綮1 [qǐ ㄑㄧˇ]
[《廣韻》康禮切,上薺,溪。]
同“ 棨1 ”。
《说文·糸部》:“綮,致繒也。一曰幑識信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幑識信,蓋謂棨戟,棨綮通用也……按用赤黑繒,故曰綮。其用同幑識,故曰幑識信。”
綮2 [qìnɡ ㄑㄧㄥˋ]
[《集韻》詰定切,去徑,溪。]
筋骨结合处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技經肯綮之未嘗,而况大軱乎!”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:“綮,猶結處也。” 宋 苏轼 《仇池笔记·众狗不悦》:“終日摘剔,得微肉於牙綮間,如食蟹螯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