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C4
【GBK编码】BE69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55444425111535
【汉语拼音】gǔn
【拼音编码】 gun3
【五笔编码】 xjxx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KRR
【注音符号】ㄍㄨㄣˇ
【广东话】gwa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緄 gǔn
<释义1>见“绲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緄1 [ɡǔn ㄍㄨㄣˇ]
[《廣韻》古本切,上混,見。]
“ 绲1 ”的繁体字。
1.绳。2.编织的带子。《後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童子佩刀、緄帶各一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緄佩綢繆,或彫或錯。”《宋书·江夏文献王义恭传》:“諸妃王不得著緄帶。”3.见“ 緄邊 ”。4.捆;束。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:“ 衛君 懼,束組三百緄,黄金三百鎰,以隨使者。” 高诱 注:“十首爲一緄也。”
緄2 [hùn ㄏㄨㄣˋ]
[《集韻》户衮切,上混,匣。]
通“ 混1 ”。“ 绲2 ”的繁体字。
1.混同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:“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,要以成功爲統紀,豈可緄乎?”2. 绲戎 ,古 西戎 之一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 秦穆公 得 由余 , 西戎 八國服於 秦 ,故自 隴 以西有 緜諸 、 緄戎 、 翟 、 獂 之戎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字當作‘混’。 顔師古 曰:‘ 混夷 也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