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緣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E3
【GBK编码】BE89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554444551353334
【汉语拼音】yuán
【拼音编码】 yuan2
【五笔编码】 xxe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ZGQ
【注音符号】ㄩㄢˊ
【广东话】jyu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緣 yuán
<释义1>见“缘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緣1 [yuàn ㄩㄢˋ]
[《廣韻》以絹切,去線,以。]
“ 縁1 ”的旧字形。亦作“ 縁1 ”。“ 缘1 ”的繁体字。
1.衣服边上的镶绲;衣服的边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緣廣寸半。”《後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常衣大練,裙不加緣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三衣裁製,部埶不同,或緣有寬狹,或葉有小大。” 宋 苏轼 《和子由苦寒见寄》:“山西良家子,錦緣貂裘鮮。” 丁玲 《团聚》四:“她蹙着眉,两眼茫然的望着远处,手轻轻的摸着衣缘。”2.给衣履等物镶边或绲边。《管子·四称》:“以緇緣緇,吾何以知其美也;以素緣素,吾何以知其善也。”《文选·古诗〈客从远方来〉》:“文綵雙鴛鴦,裁爲合懽被,著以長相思,緣以結不解。” 李善 注引《礼记》 郑玄 注:“緣,飾邊也。” 清 黄轩祖 《游梁琐记·王天冲》:“壁緣白緞,地舖氣氈。” 沙汀 《磁力》:“他的母亲还在守候着他,同时挨近油灯在缘鞋口。”
緣2 [yuán ㄩㄢˊ]
[《廣韻》與專切,平仙,以。]
“ 缘2 ”的繁体字。
1.物之边沿。《周书·王罴传》:“嘗有臺使, 羆 爲其設食。使乃裂其薄餅緣。” 清 梅曾亮 《观渔》:“網之緣,出水可寸許,緣愈狹,魚之躍者愈多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》:“等到田中成熟禾穗已空,新谷装满白木浅缘方桶时,便把新谷倾倒到大晒谷簟上来,与佃户平分。” 王西彦 《古城的忧郁·蛊惑》:“大女儿站在桌子边,把一个小脑袋搁在桌缘上。”2.绕着;沿着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限之以 鄧林 ,緣之以方城。” 唐 王昌龄 《奉赠张荆州》诗:“邑西有路緣石壁,我欲從之卧穹嵌。” 宋 苏轼 《论纲梢欠折利害状》:“諸新錢綱及糧綱,緣路不得勒令住岸點檢。” 茹志鹃 《高高的白杨树·在果树园里》:“坚硬的井沿石上,给井绳已磨出一条极深的凹糟,井绳缘着这条凹槽滑下去,拉上来,日子越久,凹槽就越深。”3.攀援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 趙主父 令工施鈎梯而緣 播吾 。” 唐 元稹 《连昌宫词》:“荆榛櫛比塞池塘,狐兔驕癡緣樹木。”《明史·云南土司传一·曲靖》:“ 友德 以精兵蹙之,蠻衆皆緣壁攀崖,墜死者不可勝數。” 何其芳 《画梦录·墓》:“菜圃里的江豆藤还是高高的缘上竹竿。”参见“ 緣2木 ”、“ 緣2木求魚 ”。4.循;顺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故緣地之利,承從天之指。” 尹知章 注:“緣,順也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法者,緣人情而制,非設罪以陷人也。” 晋 袁宏 《後汉纪·章帝纪上》:“后性敏給,稱譽日聞,太后緣上意,乃立爲后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为宰相韩琦等议濮安懿王合行典礼状》:“伏以出於天性之謂親,緣於人情之謂禮。”5.凭借;依据。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徵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,緣目而知形可也。”《後汉书·班超传》:“ 徐幹 謂 超 曰:‘ 邑 前親毁君,欲敗 西域 ,今何不緣詔書留之,更遣它吏送侍子乎?’” 宋 王安石 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朝廷每一令下,其意雖善,在位者猶不能推行,使膏澤加於民。而吏輒緣之爲奸,以擾百姓。” 清 徐士銮 《宋艳·丛杂》:“幼學胡琴數曲,遂能緣其聲以通其調。”6.因为。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丧服》:“天子崩,赴告諸侯者何?緣臣子喪君,哀痛憤懣,無能不告語人者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客至》诗:“花徑不曾緣客掃,蓬門今始爲君開。” 宋 苏轼 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不識 廬山 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祝发买葬》:“你將頭髮剪下,將頭髮剪下,又跌倒在長街,都緣我之罪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夫 盘古 开辟天地时,何尝有开明书店,但竟毅然破例开张者,盖缘可以赚钱--或作‘绍介文化’--耳。”7.原故;理由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故輕之爲重,淺之爲深,有緣而然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本性》:“然而性善之論,亦有所緣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武帝太康元年》:“臣以爲 晧 已來降,無緣空圍 石頭 。”8.牵连。《新唐书·韦思谦传》:“小則身誅,大則族夷,相緣共坐者庸可勝道?”9.机缘;缘分。《文选·谢灵运〈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〉诗》:“長與懽愛别,永絶平生緣。” 李善 注:“緣,因緣也。” 明 冯梦龙 《挂枝儿·缘法》:“有緣千里會,無緣對面遥。” 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小李将军画卷》:“自幸前後三十年,眼力頗有所進,不虚此一段翰墨緣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》:“我因此一病,却完全改了样子,从此不再与肥胖为缘,成了个小猴儿精了。”10.佛教语。对“因”而言,佛教谓事物生起或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,辅助条件为缘。 唐 湛然 《止观辅行传弘决》卷一之三:“親生爲因,疎助爲緣。”11.佛教语。尘缘的简称。谓心识所缘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之境。 唐 韩愈 《华山女》诗:“仙梯難攀俗緣重,浪憑青鳥通丁寧。” 金 元好问 《续夷坚志·延寿丹》:“服藥後,當萬緣不染。”12.量词。多用于衣服、袈裟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谢敕赉纳袈裟启》之二:“蒙賚鬱泥納袈裟一緣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