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縗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E17
【GBK编码】BF5C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5544444125113534
【汉语拼音】cuī,suī,shuāi
【拼音编码】 cui1 sui1 shuai1
【五笔编码】 xyk xyke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SKR
【注音符号】ㄘㄨㄟˉ,ㄙㄨㄟˉ,ㄕㄨㄞˉ
【广东话】ceo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縗 cuī
=====================
縗 suī
=====================
縗 shuāi
<释义1>均见“缞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縗1 [cuī ㄘㄨㄟ]
[《廣韻》倉回切,平灰,清。]
“ 缞1 ”的繁体字。
旧时丧服。用麻布条披于胸前。服三年之丧(臣为君、子为父、妻为夫)者用之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 齊 晏桓子 卒, 晏嬰 麤縗斬。” 杜预 注:“縗在胸前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衰(縗)用布爲之,廣四寸,長六寸,當心。”《旧唐书·李晟传》:“ 愬 早喪所出,保養於 晉國夫人 王氏 ,及卒, 晟 以本非正室,令服緦,號哭不忍, 晟 感之,因許服縗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一回:“轉盼之間,便是冬天,攝縗告靈,擇吉啓殯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