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E33
【GBK编码】BF78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55444412511214124
【汉语拼音】zhuàn,juàn
【拼音编码】 zhuan4 juan4
【五笔编码】 xgj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FDS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ㄢˋ,ㄐㄩㄢˋ
【广东话】zyu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縳 zhuàn
<释义1>卷,裹束:“闾丘婴以帷~其妻而载之。”
<释义2>成束的鸟羽的计量单位:“十羽谓之~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縳 juàn
<释义1>白色细绢。
<释义2>古同“卷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縳1 [juàn ㄐㄩㄢˋ]
[《集韻》古倦切,去綫,見。]
1.白色细绢。《仪礼·聘礼》“迎大夫賄,用束紡” 汉 郑玄 注:“紡,紡絲爲之,今之縳也。”2.用同“ 卷 ”。
縳2 [zhuàn ㄓㄨㄢˋ]
[《集韻》柱戀切,去綫,澄。]
1.羽数名。《周礼·地官·羽人》:“十羽爲審,百羽爲摶,十摶爲縳。” 郑玄 注:“縳,羽數,束名也。”按,《尔雅·释器》:“十羽謂之縳。”2.卷;束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以幣錦二兩,縳一如瑱。” 杜预 注:“瑱,充耳。縳,卷也。急卷使如充耳,易懷藏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园篱》:“剥訖,即編爲巴籬,隨宜夾縳,務使舒緩。” 石声汉 注:“縳,解作束起來。” 宋 马永卿 《嬾真子》卷五:“一長柄者三尺許,恐是打扇,用白藤縳柄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二》:“ 温公 阻之不可,竟縳橐鞬馳去,直入賊中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