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縻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E3B
【GBK编码】F7E3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41312341234554234
【汉语拼音】mí
【拼音编码】 mi2
【五笔编码】 yss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TGFZ
【注音符号】ㄇㄧˊ
【广东话】me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縻 mí
<释义1>牛缰线。
<释义2>捆,拴:羁~(a.束缚;b.笼络使不生异心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縻1 [mí ㄇㄧˊ]
[《廣韻》靡爲切,平支,明。]
1.牛缰绳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蓋聞天子之於夷狄也,其義羈縻勿絶而已。”《文选·王粲〈咏史诗〉》:“臨穴呼蒼天,涕下如綆縻。” 李善 注:“縻,牛轡也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因论·叹牛》:“ 劉子 行其野,有叟牽跛牛于蹊,偶問焉……叟攬縻而對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途遇 萬石 ,遥望之,以膝行,淚下如縻。”2.泛指绳索。 晋 刘琨 《答卢谌诗》:“乃奮長縻,是轡是鑣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涑水》:“于東則連木,乃陟百梯,方降巖側,縻鎖之跡,仍今存焉,故亦曰 百梯山 也。”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嘉陵江巨木》:“廣備縻索,多聚勇力。”3.拴缚,束缚,牵制。《晏子春秋·问上十二》:“其謀也,左右無所繫,上下無所縻,其聲不悖,其實不逆。”《晋书·文帝纪》:“吾當以長策縻之,但堅守三面。” 宋 陆游 《芳华楼夜饮》诗之二:“難覓長繩縻日住,且憑羯鼓唤花開。” 明 沈鲸 《双珠记·与珠觅珠》:“須知此身縻官籍,况又在文章臺閣。”4.通“ 靡 ”。分散。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﹝龠﹞其狀似爵,以縻爵禄。”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:“縻,散也。”《易·中孚》“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靡,《埤蒼》作‘縻’。縻,云散也。”5.通“ 靡 ”。耗费;浪费。 宋 叶適 《陈民表墓志铭》:“今縻歲月,捐父母,棄室家,以争優校,可乎?”参见“ 縻費 ”。6.通“ 靡 ”。碎烂。参见“ 縻漫 ”、“ 縻爛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