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繩 汉语拼音shéng 五笔编码 xkjn xnng !
时间: 2013年08月28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繩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7E69
【GBK编码】C04B
【笔画数】19
【笔顺】5544442511251211511
【汉语拼音】shéng
【拼音编码】 sheng2
【五笔编码】 xkjn xnn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WX
【注音符号】ㄕㄥˊ
【广东话】sing4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繩 shéng <释义1>见“绳”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繩1 [shénɡ ㄕㄥˊ] [《廣韻》食陵切,平蒸,船。] 亦作“ 縄1 ”。“ 绳1 ”的繁体字。 1.绳子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作結繩而爲罔罟,以佃以漁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自鳥跡代繩,文字始炳。” 唐 韩愈 《张中丞传·後叙》:“引繩而絶之,其絶必有處。” 宋 孙光宪 《竹枝词》之二:“亂繩千結絆人深, 越 羅萬丈表長尋。”2.木工用以测定直线的墨线。《书·说命上》:“惟木從繩則正,后從諫則聖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木直中繩,輮以爲輪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衡權者,衡,平也,權,重也,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。其道如底,以見準之正,繩之直,左旋見規,右折見矩。”3.直;正。《逸周书·武纪》:“不可以枉繩,失鄰家之交。” 朱右曾 校释:“繩,直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离俗》:“故布衣人臣之行,潔白清廉中繩,愈窮愈榮。” 高诱 注:“繩,正也。”4.准则;法度。《商君书·开塞》:“王道有繩。”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故智術能法之士用,則貴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。”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生》:“執繩而制四方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司空典致物圖,考度以繩。”5.衡量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以繩德厚。” 郑玄 注:“繩,猶度也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約其文辭而指博。故 吴 楚 之君自稱王,而《春秋》貶之曰‘子’, 踐土 之會實召 周 天子,而《春秋》諱之曰‘天王狩於 河 陽’:推此類以繩當世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一:“何不觀于 歐 美 諸洲,而一繩其得失也。”6.纠正;弹劾。《书·冏命》:“繩愆糾謬,格其非心,俾克紹先烈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木不正者,以繩正之,繩謂彈正。”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以還自鏡,以知得失,以繩七臣,得六過一是。” 尹知章 注:“繩,謂彈正也。”《汉书·匡衡张禹等传赞》:“彼以古人之迹見繩,烏能勝其任乎!”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迹謂既明且哲也。繩謂抨彈之也。”7.引申为制裁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諸生皆誦法 孔子 ,今上皆重法繩之。”《魏书·张普惠传》:“ 涼州 刺史 石士基 、行臺 元洪超 并贜貨被繩。”《元典章·礼部三·葬礼》:“若有不孝不悌亂常敗俗皆糾而繩之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公法》:“强者可執其法以繩人,弱者必不免隱忍受屈也。”8.约束。 汉 荀悦 《申鉴·政体》:“若乃肆情於身,而繩欲於衆;行詐於官,而矜實於民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夜坐》诗:“人生本不勞,苦被外物繩。” 孙中山 《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》:“既不能以紀律自繩,自亦不能以紀律繩人。”9.捆缚。《尔雅·释器》:“繩之,謂之縮之也。”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:“繩束築版謂之縮,然則縮者束物之名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又寸斷五色絲,横著線股間繩之,以象莙草,用以飾物,即名爲莙。” 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三:“因取筋數百條繩而駕之,曰:‘我梯取此 月娥 。’”10.称誉。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:“ 蔡哀侯 爲 莘 故,繩 息嬀 以語 楚子 。” 杜预 注:“繩,譽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字書‘繩’作‘譝’字從‘言’,訓爲‘譽’。”《逸周书·皇门》:“乃維有奉狂夫,是陽是繩,是以爲上,是授司事于正長。”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 周公 旦 乃作詩曰:‘ 文王 在上,於昭于天。 周 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’以繩 文王 之德。” 高诱 注:“繩,譽也。” 清 王韬 《淞滨琐话·画船纪艳》:“﹝ 二仰山人 ﹞平章花月,眼界頗高,獨屢繩 觀鳳 之美於 倚玉生 。”11.继承。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來許,繩其祖武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繩,繼。” 明 张居正 《答陈节推书》:“恭惟老師,功存社稷,澤洽黎元,誕發祥于文孫,早克繩乎祖武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蓋今所成就,無一不繩前時之遺迹,則文明必日有其遷流。”12.古代称深衣后幅居中的衣缝。《礼记·深衣》:“曲袷如矩以應方,負繩及踝以應直。” 郑玄 注:“繩,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。”13.水名。即今 金沙江 。参阅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、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若水》。14. 清 代旗田的计量单位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记田名数》:“本朝旗田,初以六畝爲一晌,四十二畝爲一繩,園地百八十畝爲一所。” 繩2 [yìnɡ ㄧㄥˋ] [《集韻》以證切,去證,以。] 亦作“ 縄2 ”。“ 绳2 ”的繁体字。 草结籽。《周礼·秋官·薙氏》:“秋繩而芟之。” 郑玄 注:“含實曰繩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繩音孕,以證反。” 繩3 [mǐn ㄇㄧㄣˇ] [《集韻》弭盡切,上準,明。] 亦作“ 縄3 ”。“ 绳3 ”的繁体字。 见“ 繩3繩 ”。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繨 汉语拼音dB 五笔编码 xfu xfup 下一篇文章:繪 汉语拼音huì 五笔编码 xwf xwgj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