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繭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E6D
【GBK编码】C04F
【笔画数】18
【笔顺】122252554444251214
【汉语拼音】jiǎn
【拼音编码】 jian3
【五笔编码】 aju amx amx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LD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ㄢˇ
【广东话】gaa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繭 jiǎn
<释义1>见“茧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繭1 [jiǎn ㄐㄧㄢˇ]
[《廣韻》古典切,上銑,見。]
“ 茧1 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 絸1 ”。亦作“ 蠒1 ”。
1.完全变态昆虫蛹期的囊状保护物,通常由丝腺分泌的丝织成,多为黄色或白色,如家蚕和柞蚕的茧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蠶事既登,分繭稱絲,效功以共郊廟之服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:“四月,繭既入簇,趨繰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续笔·蜘蛛结网》:“蠶之作繭,蜘蛛之結網,蜂之累房,燕之營巢,蟻之築垤,螟蛉之祝子之類是已。”2.指茧丝。 明 张煌言 《和于湛之海上原韵》之一:“不是孤臣甘浪跡,肯將獨繭着漁竿。”参见“ 獨繭絲 ”。3.絮丝绵的衣服。后作“襺”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纊爲繭,緼爲袍。” 郑玄 注:“衣有著之異名也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衣以纊著之者謂之繭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重繭衣裘,鮮食而寢。” 杜预 注:“繭,緜衣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繭是袍之别名。謂新綿著袍,故云緜衣。”4.形状如茧的。参见“ 繭栗 ”。5.见“ 繭繭 ”。6.通“ 趼 ”。手掌或脚掌等部位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。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:“ 墨子 聞之,百舍重繭,往見 公輸般 。” 高诱 注:“重繭,累胝也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雖累繭救 宋 ,重胝存 楚 ,居今觀古,曾何足云。” 田间 《赶车传·火人》:“是不是个劳动人,满手老茧是证明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