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纛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E9B
【GBK编码】F4EE
【笔画数】24
【笔顺】112155212511112343554234
【汉语拼音】dào
【拼音编码】 dao4
【五笔编码】 gxf gxf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IMZ
【注音符号】ㄉㄠˋ
【广东话】dou6 du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纛 dào
<释义1>古代军队里的大旗。
<释义2>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纛1 [dào ㄉㄠˋ]
[dú ㄉㄨˊ]
[《廣韻》徒到切,去号,定。]
[《廣韻》徒沃切,入沃,定。]
1.古代用羽毛做的舞具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纛,翳也。” 郭璞 注:“舞者所以自蔽翳。”2.帝王车上用牦牛尾或雉尾制成的饰物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紀信 乘黄屋車,傅左纛。” 裴駰 集解:“ 李斐 曰:‘纛,毛羽幢也。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。’ 蔡邕 曰:‘以犛牛尾爲之,如斗,或在騑頭,或在衡上也。’”《南史·萧颖胄传》:“詔贈 穎胄 丞相,前後部羽葆、鼓吹、班劍三十人,輼輬車、黄屋左纛。” 唐 韩愈 《荐士》诗:“悠悠我之思,擾擾風中纛。”3.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。 唐 许浑 《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》诗:“ 柳營 出號風生纛,蓮幕題詩月上樓。”《新唐书·叛臣传上·仆固怀恩》:“初,會軍 汜水 , 朔方 將 張用濟 後至,斬纛下。” 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交战》:“佇看胡衣熨帖拜神京,彩纛高於百尺亭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白莽作〈孩儿塔〉序》:“这是东方的微光,是林中的响箭,是冬末的萌芽,是进军的第一步,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,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