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FF3
【GBK编码】F4E8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13113453554541541
【汉语拼音】yì
【拼音编码】 yi4
【五笔编码】 atd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HMYY
【注音符号】ㄧˋ
【广东话】ai3 j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翳 yì
<释义1>用羽毛做的华盖。
<释义2>遮蔽,障蔽:荫~。~蔽。~障。~然。
<释义3>掩蔽物:“兵不解~”。
<释义4>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:白~。
<释义5>古同“殪”,树木枯死,倒伏于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翳1 [yì ㄧˋ]
[《廣韻》於計切,去霽,影。]
[《廣韻》烏奚切,平齊,影。]
1.用羽毛做的华盖。《说文·羽部》:“翳,華蓋也。”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戎車,駕四馬,天子親戎所乘者也。載金鼓、羽旗、幢翳,置弩於軾上,其建矛麾悉斜注。”2.遮蔽;隐藏;隐没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百神翳其備降兮, 九疑 繽其并迎。” 王逸 注:“翳,蔽也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於是乘輿乃登夫鳳凰兮翳華芝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翳,蔽也。以華芝爲蔽也。” 晋 陶潜 《杂诗》之九:“日没星與昴,勢翳西山巔。” 宋 陆游 《黄鸦吟》:“嗟哉黄鴉一何陋,性喜隱翳藏荒囿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明鏡空空,故物無遁影。然一爲妖氣所翳,尚失真形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二幕:“屋内纱灯罩里的电灯,暗暗地投下一个不大的光圈,四壁的字画古玩,都隐隐地随着翳入黑暗里。”3.指云雾。 汉 陆贾 《新语·慎微》:“罷雲霽翳,令歸山海,然後乃得覩其光明。” 宋 吕祖谦 《卧游录》卷一:“ 司馬太傅 齋中夜坐,於時天月明净,都無纖翳。”4.目疾引起的障膜。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八引《三苍》:“翳,目病也。” 宋 梅尧臣 《秋雨篇》:“日月是天之兩目,忽然生翳無藥瘳。” 叶圣陶 《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他提着包裹跨进厢房的当儿,以为自己受惊太厉害了,眼睛生了翳,因而引起错觉。”5.通“ 医 ”。古时盛放弓箭的器具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諸侯甲不解纍,兵不解翳,弢無弓,服無矢。”按,《说文·匚部》引《国语》“翳”作“医”,云“盛弓弩矢器也”。6.通“ 殪 ”。树木枯死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作之屏之,其菑其翳。” 毛 传:“自斃爲翳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《韓詩》作殪。”7.引申为消灭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而又奪之資以益其災,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。” 韦昭 注:“一曰翳,滅也。”8.通“ 瘞 ”。参见“ 翳釀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