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耰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30
【GBK编码】C269
【笔画数】21
【笔顺】111234132511454544354
【汉语拼音】yōu
【拼音编码】 you1
【五笔编码】 tfi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KWR
【注音符号】ㄧㄡˉ
【广东话】ja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耰 yōu
<释义1>古代弄碎土块、平整土地的农具。
<释义2>播种后翻土、盖土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耰1 [yōu ㄧㄡ]
[《廣韻》於求切,平尤,影。]
亦作“ 櫌1 ”。
1.农具名。状如槌,用以击碎土块,平整土地和覆种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後世爲之耒耜耰鉏,斧柯而樵,桔臯而汲,民逸而利多焉。” 高诱 注:“耰,椓塊椎也,三輔謂之儓,所以覆種也。”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:“民以耰鉏箠梃相撻擊,犯法滋衆,盗賊不勝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耰,摩田之器也。”2.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及耕,深耕而疾耰之,以待時雨。” 韦昭 注:“耰,摩平也。”3.指覆种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耰而不輟。”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:“耰,覆種也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播種而耰之。”4.泛指耕种。 汉 扬雄 《长杨赋》:“使農不輟耰,工不下機。” 宋 苏轼 《九日次定国韵》:“北山有雲根,寸田自可耰。”5.锄把。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赞》:“鉏耰棘矜,不敵於鉤戟長鎩。”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:“耰,鉏柄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