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聏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4F
【GBK编码】C278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122111132522
【汉语拼音】ér,nǜ
【拼音编码】 er2 nv4
【五笔编码】 bdm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EGL
【注音符号】ㄦˊ,ㄋㄩˋ
【广东话】j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聏 ér
<释义1>调和。
<释义2>毛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聏 nǜ
<释义1>古同“恧”,羞愧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聏1 [ér ㄦˊ]
[《集韻》人之切,平之,日。]
犹调和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以聏合驩,以調海内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 司馬 云:色厚貌。 崔 、 郭 、 王 云:和也,聏和萬物,物合則歡矣。一云:調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》:“幸墨隳政,易君仕初,從容調聏,吏莫玩法,墨以廉終,弱伸强懾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原学》:“七雄構争,故 宋鈃 、 尹文 始言别宥,以聏合驩,以調海内。”
聏2 [nǜ ㄋㄩˋ]
[《集韻》女六切,入屋,娘。]
羞愧。 汉 扬雄 《太玄·睟》:“聏于中。” 范望 注:“聏,慙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