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7E
【GBK编码】C340
【笔画数】22
【笔顺】41431251121515111122111
【汉语拼音】lóng
【拼音编码】 long2
【五笔编码】 dxb ueg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SICE
【注音符号】ㄌㄨㄥˊ
【广东话】lu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聾 lóng
<释义1>见“聋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聾1 [lónɡ ㄌㄨㄥˊ]
[《廣韻》盧紅切,平東,來。]
“ 聋1 ”的繁体字。
1.听觉失灵或闭塞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,目不别五色之章爲昧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耳不能别清濁之聲則謂之聾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夸饰》:“信可發藴而飛滯,披瞽而駭聾矣。” 唐 韩愈 《双鸟》诗:“有耳聒皆聾,有口反自羞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原來他只得母女二人,他那母親又是個既聾且病的。”2.愚昧;不明事理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即聾、從昧、與頑、用囂,姦之大者也。”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 鄭 昭、 宋 聾、 晉 使不害。” 杜预 注:“聾,闇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昭謂眼明,聾則耳不聰。此猶言 鄭 解事, 宋 不解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