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肚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9A
【GBK编码】B6C7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3511121
【汉语拼音】dù,dǔ
【拼音编码】 du4 du3
【五笔编码】 ef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BVV
【注音符号】ㄉㄨˋ,ㄉㄨˇ
【广东话】tou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肚 dù
<释义1>腹部,胸下腿上的部分,亦指人的肠胃部分:~子。~胁。~皮。牵肠挂~(挂念,不放心)。
<释义2>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:炉~儿。
<释义3>圆而凸起像肚子的:腿~子。手指头~儿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肚 dǔ
<释义1>供食用的动物的胃:猪~子。羊~儿。烩~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肚1 [dù ㄉㄨˋ]
[《廣韻》徒古切,上姥,定。]
[《廣韻》當古切,上姥,端。]
1.腹部。《初学记》卷十九引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齐锺离春》:“凹頭深目,長肚大節。” 宋 苏轼 《凤翔八观·石鼓歌》:“細觀初以指畫肚,欲讀嗟如箝在口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三回:“衆人没奈何,只得攏了岸,買些緑豆來煮了一碗湯,與他吃過。肚裏響了一陣,痾出一抛大屎,登時就好了。”2.指物体中间鼓出的部分。 五代 伊用昌 《望江南·咏鼓》词:“江南鼓,梭肚兩頭欒。” 曲波 《林海雪原》五:“ 刘勋昌 背着缴来的‘九九’式步枪,手提着大肚匣子走在后面。”
肚2 [dǔ ㄉㄨˇ]
[《廣韻》當古切,上姥,端。]
用作食物的动物的胃。《西游记》第七五回:“將你這裏邊的肝、腸、肚、肺,細細兒受用,還彀盤纏到清明哩!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隨即每桌擺上八九個碗,乃是猪頭肉、公雞、鯉魚、肚、肺、肝、腸之類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