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肯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AF
【GBK编码】BFCF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21212511
【汉语拼音】kěn
【拼音编码】 ken3
【五笔编码】 he he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IQ
【注音符号】ㄎㄣˇ
【广东话】hang2 hoi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肯 kěn
<释义1>许可,愿意:首~(点头答应)。
<释义2>骨头上附着的肉:~綮(q塶g )(筋骨结合的地方,喻重要的关键)。中(zh恘g )~(喻言论正中要害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肯1 [kěn ㄎㄣˇ]
[《廣韻》苦等切,上等,溪。]
“ 肎1 ”的今字。亦作“ 肻1 ”。
1.附着在骨头上的肉。参见“ 肯綮 ”。2.表示应允,同意。《诗·邶风·终风》:“終風且霾,惠然肯來。”《左传·成公四年》:“ 楚 雖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”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單于留之,曰:‘ 月氏 在吾北, 漢 使何以得往使?吾欲使 越 , 漢 肯聽我乎?’” 唐 韩愈 《检校尚书刘公墓志铭》:“即日與使者俱西,大熱,旦暮馳不息,疾大發,左右手轡止之,公不肯。” 元 郑廷玉 《後庭花》第二折:“只要你秀才肯做迷心耍,不須今夜遭囚,免了每日隨衙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今見有人欺負 秦鍾 ,如何肯依?” 丁玲 《韦护》第二章十三:“他要她答应一个要求,才肯出去。”3.表示乐意、愿意。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:“碩鼠碩鼠,無食我黍!三歲貫女,莫我肯顧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总术》:“凡精慮造文,各競新麗,多欲練辭,莫肯研術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一回:“尊府大家,園亭花木甲于 江 北,爲什麽肯搬在這裏?” 巴金 《寒夜》十八:“他只要肯好好养病,一定治得好。”4.副词。表示反问。犹岂。 唐 刘长卿 《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》诗:“本持鄉曲譽,肯料泥塗辱。” 宋 杨万里 《闻一二故人相继而逝》诗:“我福肯如 郭 ,我德敢望 顔 !” 元 张翥 《喜迁莺·琼花》词:“沉水濃薰,蜂黄淡染,自有絶塵香韻。也知世間無對,肯許浮花相近。”5.副词。恰恰。 宋 王安石 《奉寄子思以代别》诗:“全家欲出嶺雲外,匹馬肯尋山雨中。” 宋 苏轼 《赠武道士弹贺若》诗:“清風終日自開簾,涼月今宵肯挂簷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才俊登程》:“思鄉遠,愁路貧,肯如十度謁侯門。”参见“ 肯分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