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肸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B8
【GBK编码】C35A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35113412
【汉语拼音】xī
【拼音编码】 xi1
【五笔编码】 ewf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OED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ˉ
【广东话】jat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肸 xī
<释义1>〔~蠁(
<释义2>振动:“芗呹~以掍根兮,声駍隐而历钟。”xi僴g )〕散布、传播,如“芬腹~~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肸1 [xī ㄒㄧ]
[《廣韻》羲乙切,入質,曉。]
[《廣韻》許訖切,入迄,曉。]
亦作“ 肹1 ”。
1.谓声响振起或传播。 汉 扬雄 《甘泉赋》:“薌呹肸以棍批兮,聲駍隱而歷鍾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原教下》:“生人之志念,必振肸於秬棻郁烈而後壯,彼致齋者其志凝矣。”参见“ 肸蠁 ”。2.用于人名。如 羊舌肸 , 春秋 时 晋 国大夫。
肸2 [bì ㄅㄧˋ]
[《集韻》兵媚切,去至,幫。]
古地名。 春秋 鲁 地,在今 山东省 费县 西北。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於是 伯禽 率師伐之於 肸 ,作《肸誓》。”按,《书》作“費誓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