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胡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E1
【GBK编码】BAFA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22513511
【汉语拼音】hú
【拼音编码】 hu2
【五笔编码】 de deg
【繁体字】鬍
【郑码】EDJQ
【注音符号】ㄏㄨˊ
【广东话】w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胡 hú
<释义1>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~人。~服。~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~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
<释义2>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~椒。~瓜(黄瓜)。~琴。~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
<释义3>乱,无道理:~来。~闹。~吹。~言乱语。
<释义4>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~不归?“~取禾三百廛兮?”
<释义5>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~须。
<释义6>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~。”
<释义7>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恘g 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
<释义8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胡1 [hú ㄏㄨˊ]
[《廣韻》户吴切,平模,匣。]
1.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。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胡,頷下懸肉也。”《诗·曹风·候人》“維鵜在梁” 三国 吴 陆玑 疏:“鵜,水鳥,形如鶚而極大,喙長尺餘,直而廣,口中正赤,頷下胡大如數升囊。”2.指颈。《汉书·金日磾传》:“ 日磾 捽胡投 何羅 殿下,得禽縛之。”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:“胡,頸也,捽其頸而投殿下也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八:“狼性不能平行。每行,首尾一俯一仰,首至地則尾舉向上,胡舉向上則尾疐至地。”3.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。胡,指器物的下垂部分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冶氏》:“戈廣二寸,内倍之,胡三之,援四之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援,直刃也,胡,其孑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胡乃横刃之下,當援内相接處,爲半刃下垂,附於柲者。”4.车辕的颈部。胡,指器物的下垂部分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“立當前疾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前疾,謂駟馬車轅前胡,下垂柱地者。”5.下垂。《礼记·深衣》“袂圜以應規” 汉 郑玄 注:“謂胡下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胡下,下垂曰胡。”《尔雅·释水》:“胡蘇。”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:“其水下流,故曰胡蘇。胡,下也。蘇,流也。”6.胡须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楼子·箴戒》:“ 帝紂 垂胡,長尺四寸,手格猛獸。” 宋 苏轼 《送乔仝寄贺君》诗之一:“爾來八十胸垂胡,上山如飛瞋人扶。”7.指多须。 唐 李商隐 《骄儿》诗:“或謔 張飛 胡,或嘲 鄧艾 吃。” 宋 赵令畤 《侯鲭录》卷四:“﹝ 王晉卿 ﹞嘗過 鞏洛 間,道傍有 後唐 莊宗 廟,默念始治終亂,意斯人必胡。及觀神像,兩眼外皆髭也。”8.远;大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眉壽萬年,永受胡福。” 郑玄 注:“胡,猶遐也,遠也。遠,無窮。”《逸周书·谥法》:“胡,大也。”参见“ 胡臭 ”。9.代词。表示疑问或反诘。什么。问事物,亦可置于名词前问事物性状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我視謀猶,伊于胡底。”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此胡自生?此自愛人利人生與?” 汉 贾谊 《论积贮疏》:“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,國胡以相恤?卒然邊境有急,數十百萬之衆,國胡以饋之?”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其得意若此,則胡禁不止?曷令不行?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五八引 唐 陈玄祐 《离魂记·王宙》:“向今五年,恩慈間阻,覆載之下,胡顔獨存也?”10.代词。表示疑问或反诘。为什么。问原因。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上胡不法先王之法?非不賢也,爲其不可得而法。”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 楚王 叱曰:‘胡不下!吾乃與而君言,汝何爲者也?’” 宋 欧阳修 《秋声赋》:“此秋聲也,胡爲而來哉?”11.代词。表示疑问或反诘。怎么;怎样。多用以加强反诘。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:“胡能有定?寧不我顧!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,成而行之,胡可壅也!”《後汉书·桥玄传》:“雖臨時戲笑之言,非至親之篤好,胡肯爲此辭哉!” 明 刘基 《擢彼乔松》诗:“靡依靡歸,胡能勿悲!” 清 黄宗羲 《蒋万为墓志铭》:“庸人之論,以爲名公鉅卿,數百年以來無不起於科目,科目胡可少也!”12.任意乱来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五:“元來無所有的人,見人胡説話,便惑將去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 法聰 頻勸道:‘先輩休胡想。’”《西游记》第三四回:“都去地下亂摸,草裏胡尋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攒羊》:“[生:]‘有多少人馬?’[末:]‘難胡應,又不曾到沙場看點兵。’” 魏巍 《挤垮它》五:“有客人在这儿,可别胡开玩笑!”13.核。14.斗牌时凑成一副,合乎规定要求,取得胜利时之称。亦用为一副胡了的牌的计数单位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十六:“她自己胡了牌,随着牌张的倒下,她报出胡数来,紧跟着就洗牌。”15.通“ 瑚 ”。古代祭器名。参见“ 胡簋 ”。16.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 匈奴 等为 胡 。对西域诸国, 汉 、 魏 、 晋 、 南北朝 人皆称曰胡(包括 印度 、 波斯 、 大秦 等), 唐 人对 印度 则不称胡。有时特指 中亚 粟特 人。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 粤 無鎛, 燕 無函, 秦 無廬, 胡 無弓車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 胡 ,今 匈奴 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六引《扶南记》:“ 頓遜國 ,屬 扶南 ,西出海中,國主名 崑崙 ,有 天竺胡 五百家,兩佛圖 婆羅門 千餘人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宣阳门》:“獅子者, 波斯國 胡 王所獻也。” 唐 高適 《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》序:“ 凉州 近胡,高下其池亭,蓋以耀蕃落也。”17.指胡人。 汉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诗:“昔有 霍 家奴,姓 馮 名 子都 ,依倚將軍勢,調笑酒家胡。”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 鄧攸 避難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《晋阳秋》:“ 攸 車所止,與胡人鄰轂,胡人失火燒車營, 勒 ( 石勒 )吏案問胡,胡誣 攸 。” 唐 郑棨 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 禄山 豐肥大腹,上嘗問曰:‘此胡腹中何物?其大如是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乘日》诗:“胡皆躍馬去,雁却背人飛。”18.谓貌似胡人。《北史·西域传·于阗国》:“自 高昌 以西諸國人等,深目高鼻,唯此一國,貌不甚胡,頗類華夏。”19.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民族之物,亦泛指来自国外者。如:胡饼;胡桃;胡琴;胡笳;胡椒;胡萝卜。20.古国名。 姬 姓, 春秋 时为 郑武公 所灭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漯河市 东。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“使 胡姬 以 安孺子 如 賴 。” 杨伯峻 注:“ 胡姬 , 胡國 之女, 姬 姓, 景公 妾。”21.古国名。 归 姓, 春秋 时为 楚 所灭。故址在今 安徽省 阜阳市 西北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立 胡 女 敬歸 之子 子野 ,次于 季氏 。” 杜预 注:“ 胡 , 歸 姓之國。 敬歸 , 襄 公妾。”22.姓。23.“ 鬍 ”的简化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