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脚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11A
【GBK编码】BDC5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35111215452
【汉语拼音】jiǎo
【拼音编码】 jiao3
【五笔编码】 efc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BZY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ㄠˇ
【广东话】goek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脚 jiǎo
<释义1>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:~心。~掌。~背。~跟。~步。~印。~法(指踢球、踢毽等的技巧)。~镣。~踏实地(形容做事实事求是,不浮夸)。
<释义2>最下部:~注。山~。墙~。
<释义3>剩下的废料,渣滓:下~料。
<释义4>〔~本〕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。
<释义5>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:~夫。~行(h俷g )。~钱。拉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脚1 [jiǎo ㄐㄧㄠˇ]
[《廣韻》居勺切,入藥,見。]
亦作“ 腳1 ”。亦作“ 踋1 ”。
1.人与动物腿的下端,接触地面、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。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羊起而觸之,折其脚。” 汉 邹阳 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昔 司馬喜 臏脚於 宋 ,卒相 中山 。”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诗:“見耶背面啼,垢膩脚不襪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 林教頭 ,你也洗了脚好睡。” 巴金 《寒夜》二:“难道她没有脚没有眼睛,自己不会走路?”2.脚步;奔走;践踏。 宋 苏轼 《虎跑泉》诗:“虎移泉眼趁行脚,龍作浪花供撫掌。” 元 余阙 《赠刘禹玉》诗:“去年卧 衡岳 ,聊憇四海脚。” 李文元 《婚事》:“沙土地经过一夜一晌的风刮日晒,下午可经得起脚了。”3.担任传递、运输的人及牲口。亦指搬运费。 唐 刘禹锡 《夔州论利害表》之二:“比及三年,漕運七百萬石,省脚三十餘萬貫。”《文献通考·田赋三》:“近者多是權要富豪,悉請留縣輔納,致使貧單之人,却須雇脚搬載。” 杨朔 《征尘》:“吃吧,到家啦。喝完酒,吃点饭,我们就雇脚回家。”4.谓拖住一脚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揜兔轔鹿,射麋脚麟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脚麟, 韋昭 云:‘謂持其一脚也。’ 司馬彪 曰:‘脚,掎也。’《説文》云:‘掎,偏引一脚也。’”按,《汉书》“脚”作“格”。 王先谦 补注以为格为脚之变文。5.器具的支撑;东西的下端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 宋 臺建,有司奏東西堂施局脚床,金塗釘,上不許。便用直脚床,釘用鐵。”《南齐书·五行志》:“ 巴州 城西古樓脚柏柱數百年,忽生花。” 宋 张耒 《宿樊溪》诗:“扁舟横江來,山脚繫吾纜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四回:“又有 烏大爺 的兄弟託 誠村 並兩三箇少年,都在牆脚下把考籃聚在一處,坐在上面閒談。” 刘白羽 《英雄岛·大磴岛是英雄的岛》:“水已与岸脚相平,水汩汩响着。”6.指植物的微根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黄衣黄蒸及蘖》:“盆中浸小麥,即傾去水,日曝之;一日一度著水,即去之。脚生,布麥於席上,厚二寸許。一日一唐,以水澆之,牙生便止。”7.指物象的底部或尾部。 唐 杜甫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牀頭屋漏無乾處,雨脚如麻未斷絶。” 宋 梅尧臣 《褐山矶上港中泊》诗:“日脚看看雨,江心漸漸昏。”8.指细密丛集的痕迹。 宋 徐集孙 《智果寺观东坡墨迹参寥泉》诗:“碑斷亂雲封字脚,亭荒落葉覆泉心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這鞋襪兒鍼脚兒細似蟣子。” 明 袁凯 《绝句》之四:“春衣裁剪罷,密葉間穠花;縫到鴛鴦處,行行綫脚斜。”9.残渣;剩尾。 宋 陆游 《秋夜歌》:“架上故裘破見肘,牀頭殘酒傾到脚。” 清 俞樾 《咏物·遗箧》:“米欠煤逋貧士籍,鍼頭綫脚女兒箱。”如:下脚;泔脚;边脚。10.帮手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那婦人專得 迎兒 做脚,放他出入。”11.量词。用于动物的腿。《水浒传》第五七回:“等了半晌,只見酒保提一脚羊肉歸來。”12.量词。用于脚踢的次数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九回:“ 楊執中 惱了,把老嫗打了幾箇嘴巴,踢了幾脚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三回:“舅太爺又狠狠的踢了兩脚。”
脚2 [jué ㄐㄩㄝˊ]
亦作“ 腳2 ”。
1.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,如京剧的生、旦、净、丑。 胡怀琛 《稗官辨》引《梨园杂话》:“嘗一日,於某宅堂會,與某丑脚演《狀元譜》。”2.角色。戏剧、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。 田汉 《名优之死》第二幕:“把玩意儿丢生了,名气越大越加不受用,你看多少有名的脚儿不都是这样垮了的吗?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