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腓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153
【GBK编码】EBE8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51121112111
【汉语拼音】féi
【拼音编码】 fei2
【五笔编码】 edj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KC
【注音符号】ㄈㄟˊ
【广东话】fe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腓 féi
<释义1>胫骨后的肉。亦称“腓肠肌”,俗称“腿肚子”。
<释义2>覆庇,倚庇:“牛羊~字之。”
<释义3>草木枯萎:“百卉具~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腓1 [féi ㄈㄟˊ]
[《廣韻》符非切,平微,奉。]
[《廣韻》扶沸切,去未,奉。]
1.小腿肚。《易·咸》:“六二,咸其腓,凶。” 朱熹 本义:“腓,足肚也。”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將使後世之墨者,必自苦以腓無胈,脛無毛,相進而已矣。”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腓大於股,難以趣走。”2.病害;枯萎。多指草木。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秋日淒淒,百卉具腓。” 毛 传:“腓,病也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》诗:“淒淒陽卉腓,皎皎寒潭絜。”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大漠窮秋塞草腓,孤城落日鬪兵稀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幽兰》诗:“南山之陽草木腓,澗崗重複人迹稀。”3.疾病;弊端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苦热行》:“毒涇尚多死,渡瀘寧具腓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赠礼部尚书安惠周公神道碑》:“退施一州,遂隕于腓。” 元 许有壬 《哀弃儿》诗:“十年執政雖咸腓,發廪有議常堅持。”4.古代剔除膝盖骨或断足的酷刑。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五刑》:“腓者其臏。”《周礼·秋官·司刑》“刖罪五百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 咎繇 改臏作腓,至 周 改腓作刖。”5.通“ 庇 ”。庇荫。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:“君子所依,小人所腓。” 郑玄 笺:“腓,當作芘。此言戎車者,將率之所依乘,戍役之所芘倚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戍卒之所庇倚,謂依廕也。”按,芘,同“ 庇 ”。6.通“ 屝 ”。粗制的草鞋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其獄一踦腓一踦屨而當死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引之 曰:“腓讀爲屝,乃草屨之名,非謂足腨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