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腹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179
【GBK编码】B8B9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3511312511354
【汉语拼音】fù
【拼音编码】 fu4
【五笔编码】 etj etj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KR
【注音符号】ㄈㄨˋ
【广东话】fu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腹 fù
<释义1>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,介于胸和骨盆之间,包括“腹壁”、“腹腔”及内脏(通常称“肚子”):~部。~膜。~水。~泻。~疾。心~(喻极亲近的人)。~稿。~诽(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。亦作“腹非”)。遗~子。
<释义2>喻地区的前部、内部或中部:~地。~背受敌。
<释义3>厚:“(冬季之月)冰方盛,水泽~坚,命取冰。”
<释义4>怀抱:“出入~我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腹1 [fù ㄈㄨˋ]
[《廣韻》方六切,入屋,非。]
1.厚。《说文·肉部》:“腹,厚也。”参见“ 腹堅 ”。2.肚子。《易·说卦》:“乾爲首,坤爲腹。” 唐 韩愈 《孟东野失子》诗:“魚子滿母腹,一一欲誰憐。” 清 袁枚 《秋夜杂诗》之十:“書堆至萬卷,豈無三千斤。如何藏之腹,重與凡人均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》:“到认完六百生字时,腹中生了蛔虫,弄得黄瘦异常。”3.怀抱。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顧我復我,出入腹我。” 郑玄 笺:“腹,懷抱也。” 元 伯颜 《七哀诗》之三:“我母我母何不辰,腹我鞠我徒辛勤。” 清 方苞 《王处士墓表》:“ 澍 少羸,家無僕婢,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。”4.包罗;容纳。 唐 孟郊 《大隐咏·赵记室俶在职无事》:“大道母羣物,達人腹衆才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天对》:“巴蛇腹象,足覿厥大。”5.前面。和“背”相对。参见“ 腹背 ”。6.比喻物体内部或表面的中心部位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夜光何德,死則又育?厥利維何,而顧菟在腹?”《荀子·强国》:“案欲剡其脛而以蹈 秦 之腹。” 南朝 梁 吴均 《登二妃庙》诗:“折菌 巫山 下,採荇 洞庭 腹。” 唐 韩愈 《枯树》诗:“老樹無枝葉,風霜不復侵,腹穿人可過,皮剥蟻還尋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二回:“忽見岸上有一通石碑。三衆齊來看時,見上有三個篆字,乃‘流沙河’;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。”7.比喻内心。 明 刘基 《赠周宗道》诗:“披衣款軍門,披腹陳否臧。” 巴金 《随想录》一:“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。这是极其可悲的民族虚无主义!”8.指怀孕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青史氏之記》曰:‘古者胎教,王后腹之七月,而就宴室。’”9.姓。 战国 时有 腹击 。见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