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膰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1B0
【GBK编码】C487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3511343123425121
【汉语拼音】fán,pán
【拼音编码】 fan2 pan2
【五笔编码】 eto etol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PKI
【注音符号】ㄈㄢˊ,ㄆㄢˊ
【广东话】faa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膰 fán
<释义1>古代祭祀用的熟肉:“以脤~之礼,亲兄弟之国。”
<释义2>送给祭肉:“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~吾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膰 pán
<释义1>大腹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膰1 [fán ㄈㄢˊ]
[《廣韻》附袁切,平元,奉。]
1.古代祭祀用的熟肉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脤膰之禮,親兄弟之國。” 郑玄 注:“脤膰,社稷宗廟之,肉以賜同姓之國,同福禄也。”《穀梁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生曰脤,熟曰膰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吴侍郎请陆宣公从祀瞽宗献侑神之歌》之五:“我有耄士,執籩受膰。”2.致送祭肉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天子有事,膰焉。” 杜预 注:“膰,祭肉;尊之,故賜以祭胙。” 杨伯峻 注:“此膰字用爲動詞,致胙也。”《後汉书·列女传·刘长卿妻》:“縣邑有事必膰焉。” 宋 苏轼 《纵笔》诗之三:“明日東家知祀竈,隻雞斗酒定膰吾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