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膴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1B4
【GBK编码】C48A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3511311222214444
【汉语拼音】hū,wǔ
【拼音编码】 hu1 wu3
【五笔编码】 erl erlo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EU
【注音符号】ㄏㄨˉ,ㄨˇ
【广东话】fu1 mou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膴 hū
<释义1>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、肉:“祭~。”
<释义2>无骨的干肉:“凡祭祀,共豆脯,荐脯,~,胖,凡腊物。”
<释义3>大块鱼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膴 wǔ
<释义1>肥沃:“周原~~。”
<释义2>厚:“琐琐姻亚,则无~仕。”
<释义3>盛,多:民蕃物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膴1 [wǔ ㄨˇ]
[《廣韻》文甫切,上麌,微。]
1.美厚。引申谓高官厚禄。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行乐》:“噫,天何惜於一閒,以補富貴榮膴之不足哉。”参见“ 膴仕 ”。2.肥沃;茂盛。 清 钮琇 《觚賸·荔根屏》:“ 粤 土疎而沃,名花珍果,是處繁膴。”参见“ 膴膴 ”。
膴2 [hū ㄏㄨ]
[《廣韻》荒烏切,平模,曉。]
[《廣韻》武夫切,平虞,微。]
1.无骨的干肉。《周礼·天官·腊人》:“凡祭祀,共豆脯、薦脯、膴、胖,凡腊物。”按,《说文·肉部》:“膴,無骨腊也。”2.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肉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羞濡魚者進尾,冬右腴,夏右鰭,祭膴。” 郑玄 注:“膴,大臠,謂刳魚腹也。”3.法则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民雖靡膴,或哲或謀,或肅或艾。” 郑玄 笺:“膴,法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