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芋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28B
【GBK编码】D3F3
【笔画数】6
【笔顺】122112
【汉语拼音】yù
【拼音编码】 yu4
【五笔编码】 agf agf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AD
【注音符号】ㄩˋ
【广东话】wu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芋 yù
<释义1>多年生草本植物,作一年生栽植培。地下有肉质的球茎,含淀粉很多,可供食用,亦可药用。俗称“芋奶”、“芋艿”、“芋头”。
<释义2>指“马铃薯”:洋~。
<释义3>指“甘薯”:山~。
<释义4>指“荸荠”:乌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芋1 [yù ㄩˋ]
[《廣韻》王遇切,去遇,云。]
亦作“ 芌1 ”。
1.即芋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歲饑民貧,士卒食芋菽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芋,蹲鴟也。” 晋 潘岳 《闲居赋》:“菜則葱、韭、蒜、芋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寄题资州钱固道胜堂》诗:“芋肥收歲計,柑熟摘霜晴。”参见“ 芋艿 ”。2.泛指薯类植物。如:山芋;洋芋。3.古代 齐国 人称未切断的腌菜为芋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其實葵菹芋蠃醢。” 郑玄 注:“ 齊 人或名全菹爲芋。” 贾公彦 疏:“喪中之菹葵雖長而不切,取 齊 人全菹爲芋之解也。”4.用同“ 吁 ”。忧闷。《新唐书·酷吏传序》:“ 太宗 定天下,留心聽斷……獄已決,尚芋然爲徹膳止樂。”
芋2 [yǔ ㄩˇ]
[《集韻》王矩切,上噳,云。]
亦作“ 芌2 ”。
1.见“ 芋2尹 ”。2.通“ 宇 ”。居住。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風雨攸除,鳥鼠攸去,君子攸芋。” 毛 传:“芋,大也。” 郑玄 笺:“芋當爲幠。幠,覆也。” 王引之 曰:“訓大訓覆,皆有未妥。芋當讀爲宇。宇,居也。”见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中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