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芑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291
【GBK编码】DCBB
【笔画数】6
【笔顺】122515
【汉语拼音】qǐ
【拼音编码】 qi3
【五笔编码】 an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YY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ˇ
【广东话】gei2 hei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芑 qǐ
<释义1>梁、黍一类的农作物。
<释义2>类似苦菜的一种草本植物:“薄言采~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芑1 [qǐ ㄑㄧˇ]
[《廣韻》墟里切,上止,溪。]
1.粟之一种。茎白色。又名白粱粟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誕降嘉種維秬維秠,維穈維芑。” 毛 传:“穈,赤苗也;芑,白苗也。” 陈奂 传疏:“赤苗、白苗,謂禾莖有赤白二種。”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虋,赤苗;芑,白苗。” 郭璞 注;“虋,今之赤粱粟;芑,今之白粱粟。皆好穀也。”2.菜名。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。” 陆玑 疏:“芑,菜,似苦菜也。莖青白色,摘其葉,白汁出,肥可生食,亦可蒸爲茹。”3.地黄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五·地黄》。4.通“ 杞 ”。杞柳。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:“ 東始之山 ……有木焉,其狀如楊而赤理,其汁如血,不實,其名曰芑。” 郝懿行 笺疏:“ 李善 注《西京賦》引此經作‘杞’,云‘杞如楊,赤理’,是知‘杞’假借作‘芑’也。”5.通“ 杞 ”。枸杞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 歷石之山 ,其木多荆、芑。”参见“ 枸2杞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