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茆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06
【GBK编码】DCE2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12235352
【汉语拼音】máo
【拼音编码】 mao2
【五笔编码】 aqt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RMY
【注音符号】ㄇㄠˊ
【广东话】maau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茆 máo
<释义1>同“茅”。
<释义2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茆1 [mǎo ㄇㄠˇ]
[《廣韻》莫飽切,上巧,明。]
[《廣韻》力久切,上有,來。]
同“ 茅1 ”。
1.凫葵。生于水中,嫩叶可食,又名莼菜。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” 毛 传:“茆,鳧葵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茆, 江 南人謂之蓴菜,或謂之水葵。”《文选·张衡〈南都赋〉》:“其草則藨、苧、薠、莞,蔣、蒲、蒹、葭,藻、茆、菱、芡,芙蓉含華。從風發榮,斐披芬葩。” 李善 注引《尔雅》:“茆,鳧葵。”2.药草。女菀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五·女菀》。3.姓。 明 代有 茆鼎 。
茆2 [máo ㄇㄠˊ]
同“ 茅1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