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茈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08
【GBK编码】DCEB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22212135
【汉语拼音】zǐ
【拼音编码】 zi3
【五笔编码】 ahx ahx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IRR
【注音符号】ㄗˇ
【广东话】caai4 ci2 ci4 zi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茈 zǐ
<释义1>〔~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椭圆形,茎叶有细毛,夏季开白色小花,根皮紫色,可入药,亦可作紫色染料。亦作“紫草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茈1 [zǐ ㄗˇ]
[《廣韻》將此切,上紙,精。]
1.草名。参见“ 茈草 ”。2.通“ 紫 ”。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:“又南三百里,曰 竹山 …… 激水 出焉,而東南流注于 娶檀之水 ,其中多茈羸。” 郝懿行 笺疏:“羸當爲蠃,字之譌;茈蠃,紫色蠃也。”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 陂水 出于其陰,而北流注于 穀水 ,其中多茈石、文石。”
茈2 [cǐ ㄘˇ]
[《集韻》淺氏切,上紙,清。]
见“ 茈2虒 ”。
茈3 [chái ㄔㄞˊ]
[《廣韻》士佳切,平佳,崇。]
见“ 茈3胡 ”。
茈4 [cí ㄘˊ]
[《廣韻》疾移切,平支,從。]
即荸荠。参见“ 鳧茈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