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荃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43
【GBK编码】DCF5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22341121
【汉语拼音】quán
【拼音编码】 quan2
【五笔编码】 awg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OC
【注音符号】ㄑㄩㄢˊ
【广东话】cyu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荃 quán
<释义1>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,亦用以喻国君:~察(旧时书信中请人原谅的敬辞,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”)。~鉴。~宰(喻君臣)。
<释义2>古同“筌”,捕鱼的竹器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荃1 [quán ㄑㄩㄢˊ]
[《廣韻》此緣切,平仙,清。]
1.香草名。即昌蒲。多喻君主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,反信讒而齌怒。” 王逸 注:“荃,香草。以諭君也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荃與蓀同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九咏》:“茵薦兮蘭席,蕙幬兮荃牀。”2.喻当政者。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自题小像》: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薦 軒轅 。”3.细布。《汉书·江都易王刘非传》:“ 繇王 閩侯 亦遺 建 荃、葛、珠璣、犀甲……數通使往來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許慎 云:‘荃,細布也。’字本作絟……蓋今南方筩布之屬皆爲荃也。” 清 高士奇 《天禄识馀·白越荃葛》:“白越荃葛,皆細布名。”4.通“ 筌 ”。捕鱼器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荃。”一本作“ 筌 ”。 成玄英 疏:“荃,魚笱也,以竹爲之,故字從竹。亦有從艸者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