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荼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7C
【GBK编码】DDB1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223411234
【汉语拼音】tú
【拼音编码】 tu2
【五笔编码】 awt awt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OMF
【注音符号】ㄊㄨˊ
【广东话】to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荼 tú
<释义1>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:~毒(“荼”是苦菜,“毒”指毒虫毒蛇之类,喻毒害,如“~~生灵”)。
<释义2>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:如火如~。
<释义3>古同“涂”,涂炭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荼1 [tú ㄊㄨˊ]
[《廣韻》同都切,平模,定。]
[《廣韻》食遮切,平麻,船。]
[《廣韻》宅加切,平麻,澄。]
1.苦菜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。” 毛 传:“荼,苦菜也。” 汉 王逸 《九思·伤时》:“堇荼茂兮扶疏。” 清 曹寅 《和孙子鱼食荠诗寄二弟》之二:“平生餔餟意,未改茹園荼。”2.田间杂草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:“以薅荼蓼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蓼是穢草,荼亦穢草。”3.茅、芦之类的白花。《诗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:“出其闉闍,有女如荼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萬人以爲方陣,皆白裳、白旂、素甲、白羽之矰,望之如荼。” 韦昭 注:“荼,茅秀也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顔如荼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荼,野菅白華也。言此奇麗,白如荼也。”4.荼之味苦,引申为苦、痛苦。参见“ 荼毒 ”。5.通“ 塗 ”。参见“ 荼炭 ”。
荼2 [chá ㄔㄚˊ]
[《廣韻》宅加切,平麻,澄。]
“ 茶1 ”的古字。
宋 杨万里 《〈颐菴诗稿〉序》:“至于荼也,人病其苦也,然苦未既,而不勝其甘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茶》:“荼字自中 唐 始變作茶。”
荼3 [shū ㄕㄨ]
[《集韻》商居切,平魚,書。]
1.玉器名,圭属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天子御珽,諸侯御荼,大夫服笏,禮也。” 杨倞 注:“荼,古舒字。玉之上圓下方者也。”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天子搢珽……諸侯荼,前詘後直。” 郑玄 注:“荼讀爲舒遲之舒。”2.舒缓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弓人》:“豐肉而短,寬緩以荼,若是者,爲之危弓。” 郑玄 注:“荼,古文舒假借字。”
荼4 [yé ㄧㄝˊ]
[《集韻》余遮切,平麻,以。]
姓。 汉 有 荼恬 。见《汉书·江都易王刘非传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