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莞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9E
【GBK编码】DDB8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224451135
【汉语拼音】guān,guǎn,wǎn
【拼音编码】 guan1 guan3 wan3
【五笔编码】 apf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WBR
【注音符号】ㄍㄨㄢˉ,ㄍㄨㄢˇ,ㄨㄢˇ
【广东话】gun1 gun2 wun1 wun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莞 guān
<释义1>指水葱一类的植物,亦指用其编的席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莞 guǎn
<释义1>〔东~〕地名,在中国广东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莞 wǎn
<释义1>〔~尔〕形容微笑,如“~~一笑”、“不觉~~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莞1 [ɡuān ㄍㄨㄢ]
[《廣韻》古丸切,平桓,見。]
[《廣韻》胡官切,平桓,匣。]
亦作“ 萖1 ”。
1.俗名水葱、席子草。亦指用莞草织的席子。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下莞上簟,乃安斯寢。” 晋 陶潜 《闲情赋》:“願在莞而爲席,安弱體於三秋。”《南史·孙谦传》:“冬則布被莞席,夏日無幬帳,而夜卧未嘗有蚊蚋,人多異焉。” 唐 韩愈 《题秀禅师房》诗:“橋夾水松行百步,竹牀莞席到僧家。”2.姓。 春秋 时有 莞苏 。见《吕氏春秋》。
莞2 [wǎn ㄨㄢˇ]
[《廣韻》户板切,上潸,匣。]
微笑貌。 唐 韩愈 《赠张籍》诗:“薄暮歸見君,迎我笑而莞。” 宋 杨万里 《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》诗:“欲雪不雪關得儂,得歸未歸一莞中。” 清 曹寅 《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》诗:“知君夙昔結山緣,吐語調君雙頰莞。”参见“ 莞2爾 ”。
莞3 [ɡuàn ㄍㄨㄢˋ]
[《集韻》古玩切,去换,見。]
亦作“ 萖3 ”。
地名用字。 晋 置 东莞郡 。见《晋书·地理志下》。
莞4 [ɡuǎn ㄍㄨㄢˇ]
亦作“ 萖4 ”。
地名用字。今有 东莞市 。在 广东省 东江 下游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