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A4
【GBK编码】C778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221253511
【汉语拼音】sù,yóu
【拼音编码】 su4 you2
【五笔编码】 asg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FD
【注音符号】ㄙㄨˋ,ㄧㄡˊ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莤 sù
<释义1>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。
<释义2>酒器的塞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莤 yóu
<释义1>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莤1 [sù ㄙㄨˋ]
[《廣韻》所六切,入屋,生。]
古代祭礼。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,象征神饮酒。《周礼·天官·甸师》:“祭祀,共蕭茅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大夫 曰:“蕭,字或爲莤。莤,讀爲縮。束茅立之祭前,沃酒其上,酒滲下去,若神飲之,故謂之縮。縮,浚也。”
莤2 [yóu ㄧㄡˊ]
[《集韻》夷周切,平尤,以。]
即莸。水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莤,蔓于。” 郭璞 注:“多生水中,一名軒于。” 郝懿行 义疏:“莤當爲蕕。《説文》:‘蕕,水邊草也。’《繫傳》云:‘似細蘆,蔓生水上,隨水高下,汎汎然也,故曰。蕕,游也。’……今驗此草,俗人即名蘆子,其形狀悉如 徐鍇 所説。”
|